
抽血

检查
换好衣帽,疾步走到急诊科抢救室,这里是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邢钢的“主场”,早晨7点30分,一个急诊科医生紧张而忙碌的一天随之开始。
心脑血管意外导致昏迷的、打架斗殴满身是血的、跳楼自杀手脚骨折的、遭遇车祸面目全非的、喝酒过量谵言妄语的……急诊科的工作就像医院这个战场的前哨,邢钢及他的同事们每天提着十二分的精神站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这里是整个医院没有任何节休的特殊区域之一。
在这个24小时×365天不休息的科室里,医护人员如全副武装的战士,随时准备奔赴战场……
忙碌的抢救室和空空的办公室
早晨7点45分,记者一踏进急诊室的大门,立即就被一种紧张的气氛笼罩。前台的护士来来往往应对各类病患者,后台值班医护人员正以最简短的语言向邢钢交接前一夜抢救室患者的病症。
8点05分开始,急诊科室里,镜头不断切换……
急诊重症病房,邢钢开始例行查床:听诊、查看、与家属沟通。“医生,我爸昨晚就送来了,怎么输了一晚上的液体,人还是迷迷糊糊的?”家属忐忑地询问。“你老爸已经80多岁了,突发脑梗,就如同水管堵塞了,要让血管畅通还得再观察一下,没那么快的。”邢钢的话语平静而简短,却透着耐心,说完又开始了下一床病人的查看。
另一边,3位护士正和家属给79岁的徐老太换尿不湿。因为患肾功能不全、脑梗塞和高血压等疾病,老人几乎不能自理。三个人抬身体,两个人换尿不湿,“哎呀!”由于紧张,老人屎尿失禁,弄到了护士们的手上。“没关系,赶紧帮老人换好。”护士长张小英一边说一边忙碌着,“在急诊科工作不能怕脏累。”这样的状况,在她看来已经习以为常。
门外,不时有新推进来的病人,遇到车祸需要马上护送去照X光的,突发脑溢血需要马上抢救的……忙!一上午顾不上喝水。急!一路小跑。这种情形在急诊科是常态。
急诊科分为接诊区、抢救区、EICU和留观区等几个区域。但对于大多数的内外科医生来说,接诊区里的办公室经常是空无一人。因为所有的医生为了能更快一点投入抢救,或者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病人的病情,都习惯了待在抢救室里。即使像写病历这样的精细活,也是逮哪儿算哪儿:抢救车上、治疗桌上、前台一角……站着写、趴着写,就是少有端端正正坐着写的时候,一切只为了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