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救
磨破的布鞋和暖心的安慰
上午11点,记者来到急诊科二楼留观区。病房里满是人,输液大厅里满是人,走廊里还是人,没地儿坐着输液,撑着一根竹棍在大厅里到处溜达的也时常能看见……不知给第几十位患者扎好了针,23岁的小护士章灵终于得空,有15分钟的吃饭时间。“扒拉、扒拉”,也就在吃饭的空当里,章灵能和记者聊上几句。刚参加工作半年多,章灵已切实体会了急诊科的辛苦与压力。一双平底黑布鞋穿了半年便露出了大脚趾,鞋底的后跟早已磨掉一块。“平均每天走3公里路,肯定费鞋,太忙了,还没来得及去换新的。”章灵胖乎乎的脸上显出一丝难为情。
寥寥几句话,1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吃饱了吗?”记者问。“差不多了,该换其他人了。”章灵匆匆放下餐盒,跑出去。
在采访中,记者随机翻看了急诊科每日的就诊人员,平均一天300多人,多时达到500多人。按照输液大厅140个座位的容纳量来算,相当于每天要“翻台”2-3次。用大多数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话来说,“能忙里偷闲喝口茶水就挺幸福。”
然而,和其他科室不同,急诊科和病人接触时间短,锦旗和感谢信常常和他们无缘。他们每天看着一批批病人来来往往,并不断分流、中转到其他科室,“有时出院的病人会过来和我们说一声感谢,这句话是对我们医护人员最好的安慰。”张小英说。
出车

劳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