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颁发奖学金
二
因为骨子里的越剧情结,再加上那些老艺术家的感染,几年下来,葛南尧把越剧放在心头很重的位置。他觉得领带也好,厨具也好,音响也好,都是舶来品,而唯有越剧,才是嵊州唯一的,才是嵊州山水滋养出来的产物。他觉得任何一个嵊州人,都要引以为荣,并尽己之力传承她保护她,乃至于发扬光大。
因为存了这样的念想,1996年,他担任了市越剧艺校的名誉校长。
越剧艺校的前身是越剧之家。越剧之家当初由袁雪芬等老一辈越剧艺术家捐资建造,环境幽雅。1996年,市政府在越剧之家办了一所越剧艺校。越剧艺校虽然也是一所学校,但办学设施简陋,条件艰苦。
那些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每天6点就起床练功,吊嗓子。当时艺校请来了绍剧团的两位老师教他们武功,女孩子们压腿、翻筋斗、练一字马,常常是一身汗水一脸泪水。葛南尧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些孩子才刚刚离开父母身边呀!所以作为名誉校长,他尽可能地给艺校以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
大至十几万元的练功房装修,小至一对音响、一件服装道具,都出自天乐之手。艺校缺长少短的时候,艺校碰到难题的时候,葛老师的身影总是及时雨一样出现在艺校里。
新世纪伊始,第一届六年制艺校毕业生去上海逸夫舞台汇报演出。当时,袁雪芬、傅全香等越剧界的老前辈都悉数到场了,上海的越剧戏迷也闻风而动,上海各大报纸争相刊发了《嵊州小百花申城飘香》《越乡蓓蕾生气勃勃》等文章。新世纪,越剧艺校唱响了嵊州越剧的第一春。在戏曲市场普遍低迷的时代,一群初出茅庐的越剧新秀却是风景这边独好。
名不见经传的艺校学生如何能在上海滩一领风骚?当然因了葛南尧。是葛南尧联系了艺校在上海的一切事宜,包括联系老一辈艺术家,包括联系各大媒体的宣传工作,包括提供艺校所有师生的吃食住宿、车辆运输,甚至包括剧场的服务工作。那一次汇报演出,天乐一砸就是七八十万元,但葛南尧一点也没感觉心疼。
2006年,越剧艺校作过一次资产统计,发现学校可移动的110万元资产,其中有90%都是天乐捐的。
2007年艺校要扩大规模,把原来的会议室改成学生的排练中心,排练中心的装修、音响设备的添置、灯光的布置等等总共十多万元的费用,当然又由葛南尧买单。
2007年年底艺校学生毕业汇报演出时,校长钱江南对一二三等奖学生颁发了200元、100元和50元的奖金,作为奖励。葛南尧看见了,当即说,孩子们练功这么辛苦,成绩这么优异,这一点奖金怎么够?第二年开始,葛老师就每年拿出3万元天乐奖学金,分别以5000元、2000元和1000元的额度奖给孩子们。葛南尧说了两句话,一句是最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另一句是要重奖优秀学员。
葛南尧还说,学生要经常出去观摩,要多出去实践。这出去观摩和出去实践的费用当然还得葛南尧掏钱。但他掏得如此利索如此心甘情愿。
在他的影响下,天乐三千多名员工对越剧也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像尊重知识文化一样。2009年艺校学生去天乐广场作演出,当时的场面让钱江南非常震撼:三千多名员工,年纪大的有五六十岁,年纪轻的有二三十岁,他们排成两个纵队,井然有序地坐到广场早已排好的凳子上,而在演出过程中,除了掌声和叫好声,场上几乎没有其他嘈声。
每年艺校汇报演出,葛南尧一定在场,每场演出结束后,他总要上台说两句鼓励学生的话,说着说着,他自己的眼泪先流了出来:孩子们练功太苦了,越剧出几个新苗子太不容易了。
葛南尧对越剧艺校的感情,用钱江南的话来形容最妥贴不过了。钱江南说,葛老师把越剧艺校扶上马不够,还要送你一程。
新越剧艺校建成后,葛南尧又会同金耀、宓建栋、李园等设立了1000万元的传承基金,专门用于支持越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