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绪好坏,往往与其所处环境、所遇人事的优劣状况有关,这不,家住长乐镇三村的村民过某,4月1日这天清晨,竟然高声叫骂着什么。这让街坊邻里诧异莫名——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过某一直是个性格随和之人,今天当街开骂,究竟是被什么烦恼事缠上了呢?
答案很快明朗。原来,过某昨夜驱车回家,见离自家不远处的地方有个车位,便把车泊在那里。不曾想,早晨他想开车去单位上班,结果发现爱车的后窗玻璃,竟然被人敲破了,而车内的景况,则似抗日影视片中日本鬼子扫荡过的村庄一样,乱得一塌糊涂。借用过某的一句玩笑话,以表其当时他的恶劣情绪:“这些天,我一直把汽车当宝贝呵护着哩,没想到,刚买的宝贝还没满月,就被毁容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其实这一天,不只是过某的情绪变坏,在长乐、甘霖、蛟镇一带,计有14位车主的座驾,被人敲破后挡玻璃或正、副驾驶室车窗。暂不论每辆被砸车子车内失少财物的价值多少,光就车窗玻璃而言,重新安装一块,就得花费千元左右。虽然千元现金对有车族而言,似乎不是太贵,但好好的车子被如此糟蹋,换上谁,心情都会变得恶劣。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过了一个星期,那些被敲破车窗玻璃的车主,因为接到一个好消息,而变得心情舒畅。还是让过某代表那些受损车主作一感慨发言吧:“因受开车不能饮酒的约束,我平时很少喝酒。听到敲窗犯罪嫌疑人被抓住的消息,我忽然觉得应该庆祝一下。于是就把车钥匙交给老婆保管,然后开了瓶酒,美美地喝了个痛快。”
促使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不到一个星期即落法网的原因,源于刑警徐镭的努力。徐镭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2010年10月被分配到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从事刑事技术现场勘查工作。凭借勤奋、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徐镭很快脱颖而出——短短三年时间里,徐镭连获两次嘉奖。
本文开篇所述汽车车窗被砸系列盗案发生那天,正是徐镭值班。徐镭说:“那天清晨至中午,我的手机铃声是一个接着一个,这些电话,几乎都是指挥中心转述的某地某处车子被砸的警情。好在那天的被砸汽车,清一色分布在嵊州至义乌方向的嵊义公路沿线,因此我就尽量按照顺序勘察,这在客观上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往来劳顿。”
大家知道,汽车玻璃多系钢化玻璃,它的好处在于:一旦受到外力挤压,不会伤及驾乘人员。但这一人性化的设计,却让砸窗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基于碎裂的玻璃呈多棱状,因此犯罪分子遗留在玻璃上的指纹,就极难发现、提取。
连勘五辆被砸轿车后,徐镭开始紧张起来。造成这种紧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早起的男女老幼,见汽车被砸,出于好奇而趋到车前,东摸西看中,顺便也就把自己的指纹、手掌一类痕迹,不经意地留在车身上,从而混淆了犯罪分子的痕迹;二是车主自己,一见爱车被砸,愤怒中也就失去保护现场的意识,慌脚忙手地打开车门,钻入车内检查有没有其他物品被盗,结果“助”了犯罪分子一臂之力。
徐镭回忆说:“那天我做的工作,非常机械,不是围着车转,就是钻进钻出车内车外,累得腰酸背疼。如此勘到第十二辆车子时,我的眼前终于出现一枚似曾相识的指纹。经过比对,发现两枚指纹所留车辆的地方,一在甘霖,二在长乐,两点一线,促使我作出判断:这枚指纹的留存者,就是案犯!”
仰仗徐镭提供的指纹证据,参与侦查这起系列砸窗案件的刑警,按图索骥,找到了犯罪嫌疑人赵某。面对警方的突然造访,赵某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伴随着赵某的沮丧,车主们的情绪,则因此得以舒畅。当然,徐镭的情绪也不错,不错的原因在于:在第二季度技术考核中,他名列第一。既然是第一,那么“技术之星”这一称号也就名正言顺归于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