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调到三江派出所后,潘国涛几乎每个双休日必到办公室。同事们就奇怪,问他:“你怎么连双休日都不要了?”潘国涛答:“不是不要,是没办法,因为手头案子多,正常工作日,既要到看守所提审在押犯罪嫌疑人,又要去案件发生地调查取证,忙得团团转,根本没有时间梳理案卷材料,我把一些不受外界条件制约的工作,安排在双休日,可以减少临时抱佛脚造成的心理压力。”
在公安内部,对于这种合理安排时间的做法,有种习惯说法,叫做“弹钢琴”。大家知道,钢琴家弹奏的乐曲,往往会给听者带来听觉上的享受,但出自潘国涛之手的“弹钢琴”,却给他的家人制造了些许不愉快。面对潘国涛连续多次的双休日需要加班一说,未婚妻有一次终于发话了:“我真是搞不懂了,整个三江派出所,至少有二十多个民警,你们所领导,怎么老是安排你在双休日加班,改天,我去找你们所领导,问问原因。”
“别,别,你可千万别去。”潘国涛急了,解释道:“其实双休日加班,不关所领导的事,是我怕你有想法,自己瞎找的借口。实话实说吧,我在双休日加班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缩短办案时间。你想想,如果我不加班,承办的案件就有可能超时,一旦超时,那可就是一桩丢面子的事啊!”
也是难怪潘国涛的未婚妻“要去找所领导”了。2012年中秋时节,已在崇仁派出所工作了近两年的潘国涛,经人介绍,与现在的未婚妻得以相识。潘国涛很是在乎这份情缘,每到双休日,就约她出去爬山玩水逛街购物。但自从去年底调到三江派出所后,情况就变了,之所以如此,在于三江派出所管辖的范围,多属经济开发区域,由于环境复杂,刑、治案件相对多发,作为刑事民警的潘国涛,自然忙碌了。
或许有人会说,同样是刑事民警,为何别人用不着双休日去办公室?是不是表明潘国涛属于“慢三拍”之人?这就是想当然的猜测了。其实,潘国涛为人爽快,他的爽快,主要通过工作干劲来体现。潘国涛常说:“要么不做,如果去做,就得把事情做好。”
为了“把事情做好”,潘国涛一边跟着刑事组的老民警办案,通过实践提升自己侦查办案的技能;一边刻苦钻研《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通过理论强化自己驾驭法律的水平。
实践和理论的有机结合,促使潘国涛在办案领域中很快步入独当一面之境。第二季度,潘国涛承办了徐某等人涉嫌盗窃、胡某涉嫌诈骗、朱某等人涉嫌寻衅滋事、王某涉嫌抢劫等八起刑事案件。由于涉案违法犯罪嫌疑人众多,加上还要向证人、受害人收集证言证据,致使潘国涛不得不以连轴转的工作方式,消化这些案件。
为了让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潘国涛的忙碌程度,我在这里以随机挑选的方法,择取了6月18日这天,潘国涛的工作轨迹。“上午8时,押着犯罪嫌疑人彭某某,前往新昌辨认作案现场,因彭某某已经忘记路况,结果东转西转,就是找不到具体方位。10时许,将彭某某押回看守所。半小时后到办公室,通过打防控系统,对有关案件进行分析后串并。12时35分,出所,去对面吃了碗小排面条。餐后回办公室午休了一下。上班后,即去走访报案人,核对发案前后有关细节。4时许,赶到特侦大队,商请他们对有关涉案对象予以技术性的追踪。傍晚回家。晚餐后回所,梳理锁赃渠道与具体收赃人员。夜11时至家。”
类似上述这段流水账式的记录,几乎占据了潘国涛的每页工作日志。潘国涛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流水账虽然没有艺术性,但实用性很强,不会让我搞错办案时间与地点。”
这就是一个酷似“拼命三郎”式的派出所民警。根据“办案之星”评选细则,潘国涛在第二季度名列榜首,既然得分最高,故获“办案之星”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