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大赛间隙汪世瑜与张慧红谈心
2014年8月11日,越剧艺校一行8人北上沈阳参赛。与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团队一汇合,第一感受是“势单力薄”,因为许多院校来了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最多的来了150多人。8月15日举行的复赛分为下午场和晚场,张慧红的《牡丹亭·醉画》分在晚场进行。真正的考验来临,幕布刚拉开,张慧红拿着扇子一个亮相,手却不停地在抖,她因为高度紧张,自己没有感觉,但站在后台的老师却看得一清二楚,手心里替她捏了一把汗。虽然张慧红的紧张稍纵即逝,且越演越潇洒,但后台老师的紧张始终没有放下,直到戏毕幕闭,紧握的拳头才松开,吁出了一口长气。这个细节也在后来被当作一个美好的记忆。
晚十点多,复赛结束,经过紧张的等待,入围决赛名单出炉,张慧红顺利在列。18日晚,组委会安排地方戏甲组决赛走台,这一晚应该是“摘金”路上最难忘的。由于复赛剧目与初赛是相同的,因此复赛比较顺利,而决赛剧目与复赛必须不同,这就使得少了舞台磨合的决赛剧目《牡丹亭·幽媾》走台时出了不少问题。大家回到宾馆,都默默无语聚在一起,窝着一肚子气的汪老师将问题一股脑儿地发泄了出来,“为什么字幕没有根据戏份的调整而删减,为什么灯光、音响没有与戏很好衔接,为什么演员舞台上的表演不在状态……”张慧红与配戏学生李菁忍不住哭了。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发现的问题解决。大家马上临时布阵,分别负责灯光、化妆、道具、音响、布景、字幕等。并事先与剧场相关人员作好沟通,确保张慧红顺利比赛。
19日晚,沈阳师范大学星河剧场,座无虚席,一场汇聚了全国少年戏曲精英的表演在这里华彩上演。第5号选手,来自嵊州越剧艺术学校。舞台上,一对佳人柔情蜜意地款款而来,越剧的柔美,犹如绵长的水袖轻轻拂过每一位心间。美不胜收的不止是唱腔、服饰、身段,还有那唱词。“我盼你似春风,为我催花连夜发;我是花,初绽人未嫁,个中情由你知察;读书窗,静悄悄;牡丹亭,娇恰恰;梅树下,情绵绵。”舞台上的张慧红与李菁,俨然就是“柳梦梅”与“杜丽娘”,耳鬓厮磨,情投意合,缠绵的男女之情,移植到越剧,越发显得情深意重,观众也被带入到了曾经青葱岁月里的甜蜜爱情中。
曲罢,不只是观众席掌声雷动,评委席的专家也情不自禁地鼓掌。两度“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发出了一条写有“大雅大美、养心养眼”的微信,还配着几张张慧红比赛的照片;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则打电话给汪世瑜: “该戏好评如潮。”
21日下午,喜讯如期而至,嵊州越剧艺校张慧红不负众望,摘得“文华”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