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任光传
来源: 作者:金午江 2014年12月16日16:47:40 

  编者按: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在2014年9月1日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嵊籍音乐家任光名列其中。任光是中国无产阶级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名的革命音乐家。他创作的许多抗日革命歌曲,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开创了海外爱国、爱家歌咏的先声,是我国电影音乐的开拓者,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和中国电影发展史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叶挺将军称他是“中国的音乐之星”;聂耳称他是“我们的导师”;《新华日报》发表悼文赞誉他为“民族的号手”。因此,任光入选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当之无愧。今特发布任光烈士传,以飨网友。

  一、出生

  1900年11月9日,任光出生于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东前街一个石匠家庭,排行第三,取乳名“全发”(后取学名“光”,旅居海外时曾用名“保尔”,发表作品时曾用名“前发”)。祖籍浙江宁波。父亲任智兰原在宁波翻石渡务农,农闲时将当地出产的料肥草子种运往嵊县销售,后娶农村妇女张彩琴为妻,落户嵊县。任智兰是长于石刻工艺的能工巧匠,在家开设“任万盛石铺”,并带领艺徒承接造桥修路工程。张彩琴出生于农村劳动家庭,自小学得一手养蚕缫丝技术,除操守家务,每年春季在家养蚕,秋季到农村收购少量茧子,兼作家庭缫丝,属旧式小康之家。由于父母勤劳节俭,经多年努力,家中在旧居前盖起二间四室新屋。有兄全升、姐林仙、大弟全云(学名华)、二弟全元(学名冰)。全升、全云早年学商;任光、任冰上学读书。

  1905年11月15日,因当地有“孩子六岁零六日上学读书聪明”的说法,任光被择定此日送入嵊县私塾,从塾师黄锡夫学习《三字经》与《四书五经》等中国传统文化。

  二、上小学与中学、大学

  1906年任光离开私塾,考入嵊县二戴小学。嵊县浓厚的民间音乐氛围的熏陶和乡间先贤的影响,催生了他的音乐天才。嵊州是浙东戏曲之乡,是绍剧的流行地,又是越剧的发源地。而任光就读的二戴小学,是嵊县乡民为纪念东晋时隐居剡县(今嵊州市)的戴逵、戴颙父子而建造了戴公祠,二戴小学是在该祠的基础上建立的。据史料记载,戴逵不仅博学善文且重情操,工书画,善雕塑,并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琴。任光自小就受到戴逵的熏陶,热爱上家乡的戏曲音乐。稍长,任光又在地方戏曲的影响下,自制二胡,独自琢磨学拉戏曲音调,并把皮凳权当板鼓,两手高举小棒,仿效戏曲艺人,经常练敲鼓点。

  1911年夏季,任光从嵊县二戴小学毕业,考入嵊县中学。嵊县中学是一所受西方文化教育影响的学校,校长周志由积极贯彻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方针。为了上好音乐课,校方置备风琴,聘任专职音乐教师,这使地处偏僻的嵊县学生打开了眼界。任光对风琴非常喜爱,因此常常躲着老师去弹风琴,老师发现了任光的音乐才能,便指导他弹奏。从此任光不但学习民族民间音乐,而且还学习西洋音乐,还被校长推选在节日和全校学生游艺大会上,表演风琴独奏。

  任光对音乐的反映特别灵敏,每当他在观看越剧和绍剧时,每段唱腔不费力就学会了,并且还能向别人传授,久而久之,他逐渐锻炼出听记曲谱的能力,并能熟记《莲花落》《凤阳花鼓》等民间音乐与戏曲音乐,开始积累音乐素材。另外,由于他又学会演奏小号等多种乐器,小小年纪的任光已有“小音乐家”之称。

  1917年夏季,任光以全校第一名成绩毕业于嵊县中学高中。父亲念及五个孩子均将成年,家庭开支激增,体力已不如以前,故不准备让任光报考大学。此事被校长周志由得知,特多次向任光父母一再劝说,要任光父母目光放远,要以孩子前途为重,想方设法支持任光去报考,加上任光亲朋邻里也登门劝说,父母终于听从校长意见,凑足路费让任光去报考杭州之江大学。经与全省考生角逐,各门功课考得都很满意,任光满心以为可以考上这所名牌大学,谁知名落孙山。原来因为试卷曾被风吹落在地而拾起重答,竟被监考老师斥谓“作弊”,校方就此取消任光“录取资格”。之后,任光赴上海,考入了教会办的震旦大学。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