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 开启教育改革新篇章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它对深化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寅初中学多措并举深化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下是学校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组镜头。
镜头一:主动接轨中、高考阅卷形式 启用“网上阅卷”
2014年12月29日晚6:30,马寅初中学机房内,高三语文、化学、生物和政治学科的20多位老师端坐在机房的电脑屏幕前,聚精会神地在点鼠标、输数字。原来他们正在用“网上阅卷系统”批改高三限时训练试卷。网上阅卷效率很高,用时不到两小时,生物学科组就完成了阅卷任务,紧接着政治、化学、语文学科也陆续完成。
“去年,我们开始启用网上阅卷系统,这在嵊州可能是较早的。经过一年多的使用,全校老师已能熟练地使用这一系统。网上阅卷,实现了阅卷方式的重大改革。相比传统手工阅卷,它节省了试卷装订、传递、翻找的时间,使得阅卷工作更为方便快捷;试卷随机分发,组长随时能跟踪调控,使得评卷工作更加公平公正;评卷成绩自动存入计算机,避免手工登分容易产生的误差;分数生成后,系统自动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这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与中考、高考阅卷形式的接轨,也有利于规范学生的作答习惯,避免中考、高考因非智力因素失分。”校信息中心主任徐江老师说。
镜头二:勇于尝试新模式 引入“网络教学”
2014年暑期,为合理安排学生假期,有效帮助新高一学生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马寅初中学借助浙大万鹏课后网网络平台,由学校提供师资力量,根据学校的教材内容及授课进度,组织新高一、新高二学生进行了网络学习的尝试。
为确保“网络教学”有效实施,学校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挑选各学科教学经验丰富、知名度高的优秀老师作主讲,进行多次培训,确保开课质量;二是授课期间信息中心实行值班制,为“网络教学”提供技术保障;三是助教老师做好学生的点名、抽查及学习指导工作,确保学生参加学习不走过场。此外,家长也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实时查看,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
“半个多月的网上授课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坐在家里就能享受名师的教育,使我的暑假变得更加丰富充实;它培养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一位参加网络学习的高一新生这样说。
副校长周旭松说:“‘网络教学’‘慕课’等现代化的教学思想、方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不能等待,不能观望,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适应它,用好它。从目前反馈的情况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只要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我们就会继续实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