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词典》引领走上文学之路 一首诗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他只有小学学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业余耕耘诗坛57个年头;他是位业余诗人,写诗的水准却像农民耕耘土地一样专业……
昨天,甘霖镇求家坎村的求惟慧正在整理刚拿到手的诗集,准备赠送给一些好友和诗友。这本名叫《两张照片》的诗文集是儿子和女儿送给他75岁的生日礼物。
求惟慧是我市一位小有名气的农民诗人,也是我市最早的浙江省作协会员。他只有小学学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业余耕耘诗坛57个年头;他是位业余诗人,写诗的水准却像农民耕耘土地一样专业。耕耘土地让他养活了自己,找到了理想中的爱人,培育了一双有出息的儿女;耕耘诗歌让他愉悦了内心,也丰富了读者的精神世界。
三本《词典》成为文学引路人
求惟慧小时家境贫寒,读小学四年级时,就因交不出学费差点辍学,好在那时一位老师帮他垫付了学费,才让他得以继续学业。然而小学毕业后,他不得不再次离开学校。辍学后,求惟慧曾经作过微弱的反抗:他整天躲在村前的长乐江边不肯回家,等他父亲找到他后,就一个猛子钻到江对岸。可是,他最终不得不扛起锄头。
书包放下了,但心还在学校里。不甘心的求惟慧到处借书,只要口袋里有钱,便去书店买书,尤其是唐诗宋词和名著,成了他的最爱。只是因为文化基础薄弱,不但一些古诗词的意思难以理解,甚至不少字都不认识,问周边的人,也大都文化水平不高。“不理解意思,最美的诗句也会黯然失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求惟慧想到了求助《词典》。
《四角号码新词典》买来了,是用捞菱角攒下的钱买的。买来后,他在《词典》扉页郑重写下“代师”两字,寓“替代老师”的意思。《四角号码新词典》果真是他的好老师,他利用这本词典,读透了唐诗宋词,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著。
昨天,记者在求惟慧书桌上看到了一本《四角号码词典》,《词典》很旧,已泛黄。这本《词典》是1979年买的,求惟慧说这已是他第三本《词典》,前面两本都因查阅过于频繁而破旧不堪,只能淘汰。随着自己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翻动查阅频率越来越低,所以第三本《词典》已用了36年,但仍旧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