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健康在线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图片中心 >> 嵊州图闻
黄泽中学积极探索高效课堂之路略记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王笑容 2015年04月13日10:38:46 

教师参加微课制作培训

  名优引领 扎根课堂

  提倡新课程,实现课堂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可谓探索得较早、思考得较深,并在教师的互动合作中积累了一条经验,那就是:改变教师,带动学校,影响学生。为此,学校开展了多层面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另有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公开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名优教师的观摩研讨课等。

  2012年9月,也就是《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通知》下达不久,校教务处就组织了校内优质高效课堂比武活动,制定了“高效课堂教学过程现场展示评比评分标准”,聘请兄弟学校专家评委指导、评判,在比赛开课时要求每组教师全员参与观课学习,其他组无课教师参与听课。

  2014年12月,为促进校本研发,提高团队凝聚力,增强教师对学科某个知识点的研究能力,继市教体局教研室组织的全市微课作品评比之后,黄泽中学又富有独创性地开展了“趣味微课”评比活动,这极大地激发了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创造力,开拓了新的教学思路,为课堂增添了无限活力。

  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广大教师真真切切地感受了本土化的优质高效课堂,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另一方面,也营造了优质高效课堂的浓厚氛围,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探索出一条适合教师、学生和学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之路。

  在2014年市优质课评比中,学校选派参赛的7位青年教师有5位获得了市一等奖。其中3位教师分别代表嵊州参加绍兴市的地理、历史、生物学科的优质课评比,分获2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

  科研引领 服务课堂

  在高效课堂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还需要用教育科研的态度、理念和方法,来解决实际操作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为让一线教师都能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使教学难点课题化、教学过程研究化,校教科室近几年来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学校坚持搞“四个一”工程,即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做好一本高考试题,摘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写一篇读书心得和一篇专业论文。倡导“人人有课题”,每位教师每学年完成一个校级小课题的研究。学校在组织校内评比的基础上,把优秀的课题逐级推荐上报,为教师们创造了更多的获奖机会,增强了教师们科研的信心与能力。此外,科研专题讲座、交流活动层出不穷,如学校黄萍副校长所作的《我们怎样做研究》的讲座,逸夫小学刘永军老师作的题为《基于“实证”的教改项目研究》的专题讲座,建德市严州中学教科研工作考察团的参观交流等,让广大教师懂得如何在教学中思考,如何在研究与实践中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实现“科研引领教学改革,服务高效课堂”的目标。在上下一致的努力下,学校多次被评为绍兴市级教科研先进集体、嵊州市教科研四星级学校和绍兴市教科研基地学校。

  追求高效课堂是教学永恒的主题。黄泽中学将在探索高效课堂的道路上继续实践,孜孜以求,挥洒一路的汗水,只为那花开的芬芳!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何东铭
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文化生活
我市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冬天吃这三种根菜、两种水果最养生
若无娇嫩双唇 口红再多又有何用?
羽绒服不再遭受人们的嫌弃了 为什么?
东风本田“机油门”激怒车主
宝马8系旗舰官图首次发布 有望亮相车展
翻拍剧别只消费情怀,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移动迷宫3》科幻动作三部曲终结篇上映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图片中心
专题推荐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 打造剡城"红立方"引领文明新风尚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习近平?
省政协主席、副主席简历【组图】
8项惠民措施便利办证出行
我国印发《企业年金办法》
各地1月31日晚可观赏到月全食
官方通报8起问题地图典型案件
国际要闻
普京竞选账户已花费约100万美元
以不会容忍伊将黎变“导弹基地”
"为"就业"?澳欲跻身"十大军售国"
特朗普将发表上任后首份国情咨文
韩国医院大火恐由电路问题引发
沙特首富阿勒瓦利德王子获释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