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参加微课制作培训
名优引领 扎根课堂
提倡新课程,实现课堂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可谓探索得较早、思考得较深,并在教师的互动合作中积累了一条经验,那就是:改变教师,带动学校,影响学生。为此,学校开展了多层面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另有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公开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名优教师的观摩研讨课等。
2012年9月,也就是《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通知》下达不久,校教务处就组织了校内优质高效课堂比武活动,制定了“高效课堂教学过程现场展示评比评分标准”,聘请兄弟学校专家评委指导、评判,在比赛开课时要求每组教师全员参与观课学习,其他组无课教师参与听课。
2014年12月,为促进校本研发,提高团队凝聚力,增强教师对学科某个知识点的研究能力,继市教体局教研室组织的全市微课作品评比之后,黄泽中学又富有独创性地开展了“趣味微课”评比活动,这极大地激发了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创造力,开拓了新的教学思路,为课堂增添了无限活力。
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广大教师真真切切地感受了本土化的优质高效课堂,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另一方面,也营造了优质高效课堂的浓厚氛围,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探索出一条适合教师、学生和学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之路。
在2014年市优质课评比中,学校选派参赛的7位青年教师有5位获得了市一等奖。其中3位教师分别代表嵊州参加绍兴市的地理、历史、生物学科的优质课评比,分获2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
科研引领 服务课堂
在高效课堂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还需要用教育科研的态度、理念和方法,来解决实际操作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为让一线教师都能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使教学难点课题化、教学过程研究化,校教科室近几年来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学校坚持搞“四个一”工程,即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做好一本高考试题,摘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写一篇读书心得和一篇专业论文。倡导“人人有课题”,每位教师每学年完成一个校级小课题的研究。学校在组织校内评比的基础上,把优秀的课题逐级推荐上报,为教师们创造了更多的获奖机会,增强了教师们科研的信心与能力。此外,科研专题讲座、交流活动层出不穷,如学校黄萍副校长所作的《我们怎样做研究》的讲座,逸夫小学刘永军老师作的题为《基于“实证”的教改项目研究》的专题讲座,建德市严州中学教科研工作考察团的参观交流等,让广大教师懂得如何在教学中思考,如何在研究与实践中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实现“科研引领教学改革,服务高效课堂”的目标。在上下一致的努力下,学校多次被评为绍兴市级教科研先进集体、嵊州市教科研四星级学校和绍兴市教科研基地学校。
追求高效课堂是教学永恒的主题。黄泽中学将在探索高效课堂的道路上继续实践,孜孜以求,挥洒一路的汗水,只为那花开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