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经历无数的风雨沧桑,但这份红色的记忆永远珍藏在心底,愿更多的人明白,是这些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鸭绿江畔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青春之歌。
回忆烽火岁月,张生灿情不自禁地哼唱起当年的志愿军“小唱”。
“抗美援朝应该被永远铭记,铭记那场战争的残酷,铭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临近八一, 84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张生灿一回忆起那些峥嵘岁月,眼眶瞬间含泪。
剡溪赤子奔赴朝鲜战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为了援助朝鲜人民,反对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16个国家的进攻,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抗击侵略者。
当时,张生灿是嵊州甘霖镇殿前村高童自然村的民兵班班长,获悉战争打响,便动员民兵班的12位热血青年一起报名参军。经过挑选,有5位青年被选中奔赴朝鲜战场。
伴随着激情澎湃和热血飞扬,志愿军们先至吉林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军事训练,然后经安东(现名丹东),横跨鸭绿江,进入朝鲜新义州。
刚踏入朝鲜这块土地,志愿军们便接受上级命令步行前进,直接奔赴三八线。由于敌人完全掌握了制空权,部队采取白天隐蔽、晚上行军。曾经一个夜晚行军160华里,整个晚上都在急行军,一路小跑,但没有一个人掉队。
在一次夜行军时,志愿军们遭遇了敌机猛烈的攻击,与张生灿一起参加志愿军的堂兄张樟海腰部被炸弹炸伤,后被送到后方医院医治。而更有许多战士被炸弹击中,光荣牺牲,张生灿所在营的副营长和两位通信员也因此为国捐躯。这一切,让这些刚刚步入战场的青年战士心头沉甸甸的。
然而战争不懂得怜悯。面对敌人的炮火攻击,志愿军们只能把生死置之度外,挺起胸膛,直面困难。
在行军途中,张生灿他们还要经常奉命去扫地雷和架舟桥,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可以说每一次往返都是一次生死历险。有一回,张生灿和战友去执行任务,在出行路上被美军敌机察觉,展开了密集性的“空中绞杀”。呼啸的炸弹和高密度的机关枪子弹如飞泻的流水一样一浪接着一浪地冲击着大地,将鲜朝战场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昼。战士们时而躲进土壕躲避轰炸,时而就地卧倒,时而匍匐前进。
“看着炸弹向我投来,心里只想‘完了’!”张生灿那一刻甚至已看到了敌机飞行员的飞行帽和风镜。但这一次,命运垂青了张生灿,炸弹擦身而落,掀起了几尺厚的泥土,将他们深埋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