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门乡中心学校第九届体艺节——舞龙
追寻乡贤和谐理念 传承家乡文化遗产
“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浅深。”贵门文化积淀深厚,鹿门书院、更楼洞、访友桥等名胜古迹都蕴涵着丰富的精神遗产。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吕规叔、祖璟公、朱熹是其中的代表。通过感怀历史,解读乡贤,师生们真切感受到:鹿门书院创始人吕规叔刚正不阿的高洁品性、诲人不倦的教育情怀;共同创办鹿门书院的祖璟公的文韬武略、驰骋沙场的壮志豪情;南宋理学家朱熹自强不息的治学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这些都是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培养人格最有效的教育资源。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家乡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名人精神启迪师生,学校发动全校师生“缅怀乡贤,学习乡贤,传承乡贤”,走廊、过道的墙壁上挂乡贤像,介绍乡贤事迹,命名乡贤路。走进校园,扑面而来的乡贤文化在每一个师生心中扎根发芽。学校还精心设计了文化墙,让学生接受无声的文化熏陶。走到教学楼前,文化墙似一幅立体的长卷在大家面前绵延展开。它高2米、长100多米,内容丰富,设计新颖,由领导题诗、学校校训、名人名言、孝敬教育、贵门人文自然景观、爱国教育、尊师勤学、运动与健康、学校特色(盆景文化、刻纸、象棋、舞龙)9大板块、36个小块组成。闲暇时,师生们三五成群流连于文化墙前专注诵读,完全沉浸在中华经典文化和乡土文化的熏陶中。
学校通过解读朱熹的“为学之方”的观点:“立志、涵养、省察”“致知、践行”等,勉励学生致知践行,自强不息。用朱熹《劝学说》中的“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来要求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在教师中开展“弘扬书院文化,继承乡贤品格”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激励教师崇德尚思,诲人不倦。把朱熹“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的读书法渐次渗透到师生的教与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