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说,传承人班是赫赫有名的“越剧教育品牌班”,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有冲击“中国戏剧奖”的潜力
签约现场(马玉龙 王勇吉摄)
“去我们宁波小百花吧!”“还是到我们‘杭越’吧!”……1月14日上午,全国11家专业院团负责人专程赶往市越剧艺校,向艺校第二届传承人班毕业生抛出橄榄枝。
“个个都有拿手绝活,比清华北大学子还受欢迎。”就业洽谈会上,到处可见院团负责人“抢”学员的镜头。仅仅过了半个小时,14位学员就全部签订了就业协议。艺校校长钱江南告诉记者,许多院团早在一两年前就“盯”上了几个学生,这回好不容易毕业了,就迫不及待地放下身段前来“迎娶”。
20岁的传承人班毕业生竹梦莹签约了浙江越剧团,她是浙江越剧团副团长王滨梅看中的苗子。竹梦莹2009年考入艺校,2013年被选拔进入传承人班,一口王派唱腔唱得百转千回,2014年7月,她在绍兴全市艺术学校学生才艺比赛折子戏获得新蕾奖(一等奖)。在那次比赛中,竹梦莹就入了时任评委的浙江越剧团负责人的青眼。11月,“浙越”举办乐器类毕业汇报演出,竹梦莹应邀出演折子戏《记得当年清水塘》,更是惊艳全场,剧团领导当即向她下了“聘书”,只是碍于她还是艺校学员,只好望眼欲穿地又等了一年多。浙江越剧团的演员呈梯队型,到那边后,竹梦莹一点也不担心自己没戏。“一个有情,一个有意”,浙越和竹梦莹就这样缘定三生了。
洽谈会上,浙江越剧团也向何清清发出了隆重的邀请,但何清清最终选择了嵊州市越剧保护传承中心(市越剧团)。何清清老家甘霖,是尹派小生。何清清选择市越剧团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一则,她家里只有年老体弱的老爸一个人,她留在嵊州就可以经常回去看看老爸、照顾老爸。二则,市越剧团现在也缺小生,她到了那边会有用武之地。三则,在艺校读了6年书,早把学校当成第二个家了,留在嵊州,昔日的老师还在身边,昔日生活过的地方,还可以常回去转转。再说,签约后,市越剧团马上解决了她的编制问题。感情、事业、编制,三者都不缺,她何乐而不为呢!
跟杭州越剧院签约的郑蒙蒙,是14位学员中的“另类”。她是唱小生的,唱小生的都喜欢唱徐派、范派或尹派,可是她选择唱毕派,即毕春芳老师的唱腔。毕派是冷门,而在洽谈会上,郑蒙蒙却成了热门。浙江越剧团、浙江小百花都想要她。各大院团多的是徐派、范派和尹派小生,就是少了唱毕派的小生。郑蒙蒙当初独辟蹊径,显然是有先见之明。这次她选择“杭越”,也因为越剧界颇负盛名的“杭越现象”,杭州越剧院唱念做打的功夫是业界首屈一指的,到那边后,她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像竹梦莹她们一样,其他学员也是签约前就被“相中”了的。
“当初‘盯’上这些学员的院团有五六十个,因为知道招聘没戏,有些院团只能无奈放弃前来。”钱江南说,传承人班是赫赫有名的“越剧教育品牌班”,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有冲击“中国戏剧奖”的潜力,接下去,艺校将会继续潜心为越剧界培养更多的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