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健康在线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权威发布:嵊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嵊州新闻网  2016年02月19日15:23:33

 

  八、践行绿色发展,共建美丽家园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实现生态环境根本性好转,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一)加强环境综合整治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五水共治”、“五气合治”和“三改一拆”,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实现嵊州天蓝水清山绿地净。

  深入推进水大气土壤治理。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大力实施“双十双百”治水大行动,健全河道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建设“刷卡排污”系统,全面推进工业企业污水全入网工程,严控排污总量。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继续实施一级水源保护区封闭管理,确保全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完善水质监测体系,健全饮用水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五气合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至2020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87%以上。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深入实施公交惠民工程,支持发展清洁能源交通。强化扬尘管理,禁止焚烧垃圾和秸秆,完善工业废气处置机制。完善工业固废监管,推进污泥焚烧处理,形成覆盖城乡的固体废物处理体系。开展“清洁田园”行动,推动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工作,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加快建立土壤信息数据库,完善土壤动态监管机制。

  综合治理城乡环境。严格执行环境功能区划,加强对9个环境重点问题的综合整治,实施28项重大环境工程。积极开展“四边三化”,至2020年,全市国省道公路两侧、主要河道两岸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8%以上,县道公路和县级以上河道两岸两侧可绿化路段绿化率达到70%以上,公路和河道铁路废弃矿山治理率达到90%以上。实施绿道网规划建设,推进上三高速、甬金高速等主要通道的绿色廊道建设,加快嵊义线、嵊张线、绍甘线等景观长廊建设,抓好曹娥江、长乐江、澄潭江、新昌江、黄泽江等主要河流蓝色廊道建设,构建网络化的生态廊道体系。推进种养殖业的集聚化、规模化经营和污物排放的集中化、无害化处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图4 绿道布局图

  (二)统筹推进生态保护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巩固提升生态屏障,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

  持续推进生态保护。继续实施“森林嵊州”建设,加强西部、北部、东部山区生态公益林、水土保持林保护建设,加强水源地生态景观林建设,实施交通主干道沿线林相改造。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危机管控,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强化气象、地质和洪涝防灾预警,实现多灾种早期预警信息统一平台、规范发布,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森林疫情防控,加强森林消防工作,打造健康林区。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刚性增长边界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构建资源总量管理和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排污总量基本账户管理机制,建立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制度。深入实施工业污水多因子复合计收污水处理费制度。建立健全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制度。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施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推进环保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反映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区域发展绩效评价体系。

  (三)推进资源高效利用

  加速推动产业技术改造,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要素节约高效利用,构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积极推动节能减排。以电镀、化工、造纸、印染等行业为重点,全面实施“双控”目标管理,严格控制源头准入。联动推进落后产能淘汰与整合提升,创新技能模式,培育示范项目,推动节能减排。提升规范造纸产业园区,推动造纸企业入园集聚,实现产业整合提升和污染统一治理。加强工业功能区污染物减排,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排放。

  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大力实施“812”土地整治工程,深入推进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省级试点工作,着力改善耕地质量;继续推进土地开发造地项目,按照“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推进土地利用集约化,完善市、镇联动的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平台,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和低效用地的二次开发力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循环化改造。编制实施“四个百万”高效节水灌溉总体方案,推进节水改造及示范工程建设。实施分质供水,建设工业水厂,建立健全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制度,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和计划用水管理。探索建立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激励机制。提升节能技术水平,深化用能监管机制。实现城乡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积极开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试点,推广农村沼气和清洁能源,推进农林废弃物、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等无害化处理。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推进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建设绿色矿山。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