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非遗”越剧 弘扬“国粹”古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昨日下午,伴随悠扬婉转的越剧伴奏音乐,城南小学“小小越剧团”团员们用竺派唱起了骆宾王的《咏鹅》,声音清新甜润,情态活泼轻快。随后,她们又唱了李白的《静夜思》和郑板桥的《竹石》,分别用呤哦调和高亢的徐派。
日前,城南小学把14首最受小学生欢迎的古诗谱上越曲进行传唱,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追棒。接下去,他们还将推广越韵古诗活动,让越剧真正走进课堂。
教授为14首古诗谱曲
作为越剧特色学校的城南小学,对越剧走进课堂作了各种探索:1996年成立了小小越剧团;连续10年举办“小明星演唱会”“越剧小明星比赛”等特色项目;先后改编4次越剧教材,其中2013年改编的教材《我爱越剧》和2015年改编的教材《趣味越剧》被评为省精品校本课程。2002年以来,学校培养了18名全国小梅花奖得主。城南小学也因此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培养基地。
然而,校长茹茉莉和其他校领导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他们希望更多的小朋友来热爱越剧学唱越剧。
去年7月25日,在第十九届中国戏曲少儿小梅花奖赛场上,城南小学副校长张再良遇到了竺小招(竺小招母亲竺水招是嵊州人,被誉为越剧西施)。越剧人相见,当然聊越剧事。
“男孩子一般不喜欢唱越剧,觉得太阴柔,是不是可以通过唱经典诗文的方式来让他们爱上越剧呢。”竺小招突发奇想。去年12月,在她的牵线下,80高龄的著名作曲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谢子华免费为最受学生欢迎的14首古诗谱上了越曲进行传唱,分10个流派和呤哦调,即袁派、尹派、徐派、傅派、范派、毕派、王派、戚派、商派、竺派。
推广“非遗”弘扬“国粹”
从去年12月开始,城南小学就在全校推开越剧传唱古诗活动。
“每个年级都挑一首古诗,一年级唱《鹅鹅鹅》,二年级唱《静夜思》,三年级唱《竹石》,四年级唱《蜂》,五年级唱《凉州词》,六年级唱《绝句》。元旦会演时,每个年级轮流唱下去,气氛很热烈,孩子们很喜欢。”张再良告诉记者。
城南小学三年级学生袁敏尔当初学唱《送凤冠·心肝肉宝贝肉》,嘴巴还没张开,脸就红了,一个小男生要扭扭捏捏地学唱老太婆,这是什么跟什么呀。可是,让他唱郑板桥的《竹石》,他却唱得意醉神迷,特别是“任尔东南西北风”那一句,把岩竹的气势、神韵和品格都唱出来了。这越剧,真神了。
唱越剧要用嵊州方言,特别是越剧的念白。如果用普通话来唱越剧,听起来会很别扭。比如《静夜思》里的“床”,读音为chuang,但嵊州方言发音为“尚”,如果学生们唱成“床”,越剧的那点味道就大打折扣。为此,许多学生回到家里,还主动跟爷爷奶奶学说方言。
越剧是非遗,古诗是国粹。城南小学还为越剧传唱古诗活动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越韵古诗。越韵古诗活动开展以来,既推广了非遗,又弘扬了传统文化,还培养了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现在,城南小学一至六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有70首。据悉,谢教授还将为剩下的56首古诗谱上越曲,让孩子们尽情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