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志平解决沙漠治理的一个难题 还准备在联合国会议上推介自己的技术
资料图
72岁的农民娄志平将参加于9月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举行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这个消息无疑是爆炸性的,瞬间传开。近日,他从大西北治沙一线回到老家开发区(浦口街道)准备会议资料。他说,会议期间他将全力推介自己的两种治沙发明:悬袋网沙障和U型固沙网。这两种发明都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也都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的技术鉴定,被认为在工程固沙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60岁那年,娄志平只身远赴大西北,从此一头扎入沙漠治理的研究中。经过无数次试验,他提出了“流动沙丘顶部拦沙”理论,发明了多种拦沙和固沙的方法,先后取得30多项国家专利。
花甲之年只身进大西北治沙
虽然只是一个农民,但娄志平向来不甘心平淡。
娄志平长期经营园艺绿化,其间发明了“网式垂直栽培法”,把花草、小灌木植物垂直种在墙壁上。这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认定,并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奖。2000年,娄志平被选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委员会会员。
娄志平和他的“八字形网笼沙障”(资料图)
在一次草业委员会的年会中,许多会员热议的话题是大西北沙漠沙尘暴的治理难题。娄志平虽是搞园艺绿化的,心里却犯了嘀咕:治理沙尘暴真的有这么难?他很想去看看沙漠化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会后,娄志平跟随治沙专家来到黄河边的一片沙漠,一路看见流动沙丘把高大的梨树压得只露出几根树枝,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专家告诉他,全世界对固定流动沙丘的治理没有有效办法。娄志平听了,当时便下定决心,要为改变大西北狂沙肆虐的现状做点事。
2005年春天,60岁的娄志平带着简单的行李,只身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沙坡头是世界闻名的治沙样板所在地,中科院在这里设了沙漠研究实验站。但娄志平看到的情况却是,虽然这里有许多治沙样板,但治沙效果不明显,篱笆沙障、草方格、高立式拦沙网、拦沙栅栏等治沙工具,都难以抵挡大风沙的侵蚀,要么被流沙掩埋,要么被吹倒。
对娄志平而言,这是一个“下马威”,但他说,既然选定了这条孤独的治沙路,就不想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