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人物故事
【嵊州文创(第十三期)】吴狄建:留住流逝的老时光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袁维霞 2017年11月09日09:49:00 
瓷器藏品

  刚开始时,吴狄建收集古玩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我市及周边县市。当时交通不发达,吴狄建乘车到达一个乡镇后,然后步行到村庄,在村民的介绍下,挨家挨户地询问是否有古董出售。“全嵊州的村子,不说全部跑遍了,但我至少用脚底板丈量过一半以上的村子。”吴狄建笑着说,“那时年轻,每天跑几个村子,也不会觉得累。”

  后来,随着经验的丰富和资金的积累,吴狄建眼界开阔了,收集古玩的范围慢慢扩大了。由于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历史悠久,民间收藏的古玩也比较多,在有一定经验之后,吴狄建还曾去河南、山西和甘肃等地收集民间藏品。之后,他也曾南下收集藏品,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也留下了他的足迹,“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也去过,有机会还想去更远的地方。刚开始时,做这一行可能只是为了生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地爱上这一行,如果有同行说,哪里有比较好的藏品可收集,不远千里也会赶过去看看。”吴狄建说。

瓷器藏品

  在收藏道路上摸爬滚打了20多年以后,吴狄建积累了丰富的收藏知识,从刚开始时什么古玩、古物件都收集,继而发展为分门别类收藏。吴狄建的一大特色收藏是他收集了近千个民间瓷瓶(又称瓷罐,嵊州人称为菜瓶,主要用于存放、储藏物品)。瓷罐在新石器时代已产生,但明代是我国瓷罐史上的鼎盛时期,由于“罐”与“官”谐音,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超过了瓶、尊,成为兴旺门庭的吉祥物、人们居家摆设的重要物品。到了清代,人们把瓷瓶同“吉庆平安”“平生富贵”等人生美好追求联系在一块,于是,罐的地位又逐渐被瓶取代,罐的生产又开始以实用器为主,重新做起了盛贮的用器。从明清时代直至解放后,由于瓷瓶寓意吉祥,这一物件一直是女子嫁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富穷,凡女子出嫁,一对印有红双喜的瓷瓶总是少不了的。由于瓷瓶实用性大,我市民间很多家庭有收藏,但随着轻巧的塑料储物瓶的出现,瓷瓶慢慢处于淘汰的边缘,农户或束之高阁,或觉得没用了,就打碎随手丢弃。

  为抢救这一民间特色产品,从2000年开始,吴狄建就着手收集菜瓶。由于民间对这些菜瓶并不是很看重,吴狄建收集也较为容易,到现在为止,已收集到菜瓶近千件,多数为清代和民国的产品,以民窑为主。

  “现在这些菜瓶并不是很值钱,与其他藏品相比,收藏价值也不是很高。收集这一藏品,我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收藏并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有时候让大家一起感受古代能工巧匠的技艺,也是一种享受。”吴狄建笑着告诉记者。

  对政府主导的艺术村及文创园的建设,吴狄建也非常支持,2005年,市政府提出建设艺术村方案后,吴狄建是第一批响应并入驻的,租了1000多平方米面积,装修后建成了古艺楼,并吸引其他古玩藏家入驻,为互相间切磋技艺、提升藏品品质出了一份力。

  目前,我市文创园已建成,吴狄建也租下了400多平方米的展厅,他希望在政府的扶持下,我市艺术产品质量、产业发展能更上一层楼。

  “乱世藏金,盛世藏宝”,只有在和平盛世,人们不愁吃穿了,才会收藏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古玩收藏行业才会兴起与繁荣。吴狄建从古玩收藏业刚刚兴起的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入行,见证了这一行业的兴起与发展,他说,目前古玩收藏业的繁荣也从侧面证明了我国正走向繁荣富强。

  相关文章
【嵊州文创(第十二期)】陈炉钢:雕刻木头的灵魂
【嵊州文创(第十一期)】俞赛炜:根雕苦刻塑佛魂
【嵊州文创(第九期)】周扬:一刻雕尽芳华
【嵊州文创(第八期)】吴建锋:根雕艺术无止境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