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汉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十四上灯、十五闹灯、十六藏灯连续三天。而在剡地虽也三天,十五、十六与外地相同,正月十四这天虽也挂灯结彩,为十五闹元宵做好准备,但不叫上灯却称“灯下节”。因此,剡地的元宵节由“灯下节”与“元宵节”两部分组成。
灯下节:正月十四“亮眼汤”
过去,嵊州人把元宵节叫做灯节,把月亮喻为天灯。“铜灯盏,铁灯芯,过黄河,照北京。”儿歌中的铜灯盏、铁灯芯指的是月亮。把正月十四称为灯下节,寓意灯下黑。是日下午到了三时许,太阳还未下山,家家户户早早烧起“亮眼汤”,赶在天黑之前喝下。明明是晚餐,不说吃而叫喝。亮眼汤的做法:青菜切细,加年糕,用清水煮成,不能用油炒,也不放猪油。青菜要绿,绿色象征清爽,眼睛看出去清爽即寓意“亮”。年糕切成筷子似的条形,长约1.5寸,暗喻眼睛。年糕在水中清烧不会起糊,寓意眼睛不会生毛病。民间有“喝过亮眼汤,眼睛亮堂堂”的俗谚。
喝过亮眼汤就早早关门睡觉,忌点灯。《清稗类钞》“月忌”条:“十四为月忌,有‘初五、十四、廿三,太上老君不练丹’之谚。术家‘为廉贞独火’,故为月忌。”又按“九宫”推算,初五、十四、廿三为中宫,中宫是星位之极,为至尊之地,臣民所当避忌。术书中有“杀入中宫,诸事不吉”的说法。正月为一年之首,十四又是三个中宫的中位,是个大忌日子。人们为了趋吉避凶,夜里不点灯烛,意在少惹麻烦。
在剡地,“灯下节”还有一个习俗叫打喜。过去女子婚后一两年内不怀孕,便认为她冲撞了什么神道。就在正月十四这天去拜过城隍或乡主、观音,向菩萨忏悔自己的罪过并许愿求子。夜里,到预先选好的果园里点起香烛,未孕者拜过天地菩萨和花神,爬到一棵年年旺生的果树上,由她的姐妹或夫家姑娘用竹棒打她,边打边问:“生不生?”未孕者答曰:“生,生了。”意在讨个彩头,像果树那样子孙满堂。
果园几年不旺生,也在十四夜举行打喜。园主人挑选一对生育旺盛的年轻夫妻,妻子爬到果树上,丈夫拜过花神土地后,操起一柄斧头或柴刀,大喝一声:“你这××树,不生果子,留你何用,不如砍了!”说着上前砍树,砍上一二刀,妻子在树上连声叫道:“生了,生了。”
打人盼孕是以果喻人,打树盼果是以人喻树。这天行路人远远看见香烛,就要低头快走或绕道避开,不能去偷看人家打喜。据说,打喜时要忌“四眼”,否则就不灵验。
这一风俗源于何朝何时已不可考。在“落地唱书”的剧目中多处出现“灯下节”的台词。如《童养媳回娘家》:“十三乃是杨公忌,十四是个灯下节,十五是个元宵节……”“落地唱书”是越剧的前身,起源并盛行于清中晚期。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从这点分析,灯下节的风俗在清中晚期以前已经形成。
元宵节:正月十五闹花灯
元宵节剡地称灯节,有吃汤团、闹灯会、猜谜语等风俗活动。
在嵊州,有三个团圆日:正月十五、中秋、除夕。正月十五家家要吃团圆饭,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也是人间第一个团圆日。所以晚餐吃汤团。汤团的风俗意义是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吃过正月十五的汤团,在外做工、经商的人就陆续出去了。过了元宵节,也意味着春节到此结束。汤团又叫元宵,民国初年袁世凯称帝,忌讳“元宵”两字,因“元宵”谐音“袁消”,怕他的袁大头被大家吃掉、消灭掉,就把“元宵”改成“汤团”。汤团,农村都是自做,先用糯米粉和水握成粉团,再用豆沙作馅子,现做现煮。上等人家在盛汤团的碗里加放二个或五个糖汆鸡蛋,叫“鸡子汤团”。城里人家大多买现成的汤团,汤团以宁波“缸鸭狗”为最。
《嵊县志》载:上元(正月十五),城隍庙内结彩幔、悬花灯,一片鳌山银海,做傀儡戏、狮子戏等,还迎龙灯、水灯。龙灯多用竹编,外加彩编龙头龙尾,各一人持之,龙身则由数人舞动,相联成龙,起伏盘舞,表演各种姿态与技巧,外加一人持彩球,指挥全龙。灯火灿烂,十分气派。
除市区外,华堂有板凳龙、玠溪有黄布龙、三界有青龙、后湾有竹龙,崇仁、里东下王有狮子。每到元宵之夜便在村子里舞龙舞狮,从祠堂出发,绕村一周。村民早早吃罢汤团,提着自制的彩灯,随着龙队、狮队,形成一条长长的迎灯队伍。
近年来,灯会在市区盛行,每年正月十五,由政府部门组织,各单位选送彩灯,在广场挂灯结彩。
猜谜语是灯节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过去寺庙、大商号的彩灯下端贴上谜语的纸条,供人们猜谜,猜着有奖。改革开放后,风俗渐变,由政府主导元宵节活动,猜谜活动大多由文化部门承办。近年来一些银行、商场和茶馆也开始参与其中,渐由政府主办趋向于民间自觉参与。元宵猜谜不但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还催生了元宵商机和谜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