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成功工农型珠茶炒干机
珠茶炒干工序是珠茶成形的关键,技术工艺要求高,成为珠茶机械化遇到的最大的技术瓶颈。上世纪60年代初期,政府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当时专门成立了珠茶炒干机具改革小组,由当时嵊县林业特产局茶叶股负责人黄立勋任课题的组织者和负责人,确定了嵊州茶场和北山电厂两个试点。鉴于马传进已在研制茶机方面有所作为,他被选为北山电厂试验小组成员并担任组长。
马传进在茶机研制过程中,曾有过一幕难忘的经历。
那是1964年4月的一天,他在试验茶机运行时,不小心衣服被卷入减速轴中,整个人被击倒在地,腹腔大出血,顿时失去了知觉,被立即送往医院抢救。危险期一过,马传进再三向医生要求提前出院,继续搞茶机试验工作。
奖章和证书
当时,很多亲友前来看望,还好心地劝说:“珠茶炒干机是无法研制成功的,机器不管怎么灵巧,总比不过人的手和脑。”
这席话对马传进启发很大,他随即转变了思路,认为珠茶质量好坏还必须从手工制茶的方法去探究原因和规律。于是,他就一连走访了数十家初制茶厂,向那些手工制茶的名师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传进终于找到了一个微小的难以发现的珠茶成形规律,即力点、力向、力度,更重要的是茶叶炒制到后期即将变硬时,必须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使茶叶回软。正是因为这些不同问题的存在,珠茶质量才会有差别。
不久,他就把这一规律应用于炒干机结构上,同时加上了覆盖装置,再进一步改进试验,经过千百次的探索实践,绘制了完整的结构图纸及装配机灶以及操作技术说明书。在机具改革小组成员马德兴、浙江农业大学薛运凤、方辉遂等人的一起研究和协助下,他得到了不少的启发,对模型机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进,最后终于研制成功。
1968年10月3日,由省特产公司主持,经六个省级单位联合鉴定,该机命名为“工农型珠茶炒干机”。与手工制作相比,工农型珠茶炒干机工效提高十倍以上,质量提升两个等级,燃料节省三分之一以上,并很快推广到全国珠茶主产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