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竹编老艺人还能编多久?他们回答——“编到再也拿不动一根篾丝为止”
仍然是多年来的习惯。早上8点,竹编老师傅袁亚琴、胡六久、沈正兴、厉孝强踩着自行车,先后来到北直街299号(艺术村)。
从1964年嵊县工艺美术竹编厂移址到艺术村起,他们已在这里度过了55个年头。
如今,艺术村已整体搬迁至文创园,但他们依然留守这里,对竹编陈列馆国宝级的破损作品进行抢救性修补。
这些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竹编老艺人还能编多久?编到再也拿不动一根篾丝为止吧。
袁亚琴
一
艺术村已经空荡荡了。一幢幢房子门窗紧闭,静默如深。突然,一只饥饿的野猫从树梢里跳出来,喵的一声又窜到另一棵树上。一跳一跃间,几枚叶子轻轻地飘落下来。
泡上一搪瓷杯上坞山辉白茶,热气腾腾地喝两口,胡六久他们就开始一天的活计。这天,他们要修补《麻姑献寿》。《麻姑献寿》的脸部细腻生动,长不盈4寸的一张脸,用了整整160多根篾丝,根根细如发丝。篾丝是沈正兴师傅剖起来的。剖篾丝凭手感,编织也凭手感。让人啧啧称奇的是,无论是沈正兴还是76岁的胡六久,还是眼明耳聪,干活根本不用戴老花镜。
修补作品比编织一件新品要累得多。补上去的那部分,你要让它跟旧的天衣无缝,严丝密扣;差之毫厘,就成续貂了。在胡六久手中,是不可能闹出续貂这样的笑话的。
当年,他们创作《麻姑献寿》时,正当盛年。眼睛明,耳朵亮,手指灵巧,脑子活络。现在大家都70多了,像一台老旧的机器,你心里有再多的不服输,现实还是摆在眼面前。他们只能用“心”去修补。年轻那会,编织时用了十分心,这回修补就得用上十二分的心。是把十二分的心凝于指尖,一丝一毫不松懈。一天下来,整个人腰酸背痛,连眼皮也酸胀得一跳一跳的。不过,谁叫他们痴迷在竹编里逃不出来呢。从十几岁接触竹编起,从此就把自己整个儿交给它了。
这回,竹编老厂长刘长泉和袁亚琴把修补市竹编精品馆的活,整个地揽了下来。他们不修补,整个嵊州,乃至整个中国,再也找不出能修补的师傅了,他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精品变残品变废品。
不为钱,不为消磨时光,为的是他们几位老艺人还能让破损的竹编精品重新发光;为的是还能为嵊州竹编留下一些精品。
开始干活了,他们便如老僧入定一般。
他们不再开口说话,不再捧起茶杯喝茶,甚至连洗手间都仿佛忘了去,直到袁亚琴叫他们站起来去吃中饭,他们这才觉得一上午那么一晃眼就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