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文学艺术
生活圆桌之“我的芳华”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陈唐飞 2018年07月11日09:51:00 

  上世纪60年代,我曾经三次参加过部队文工团。因此,文工团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多话可说的。

  一天,吃完早饭刚放下筷子,政治处的文化干事通知我,上午去政治处开会。我问,什么会?他说,具体我也不清楚,可能是与文工团有关吧。我说,文工团不是已经解散了吗,怎么还有会?文工团解散后,我任新兵连指导员。一听到“文工团”三个字,我就来气。文化干事见我脸色有点不太高兴,就靠近我小声说,这是政治处杨主任叫我通知的,杨主任指名要你去,可不能不去,把连里的工作跟连长交待好,八点钟准时到,不要迟到。

  一进会议室,参加会议的都是我们原来文工团解散回来的就近的九个人,我们九个人对今天又坐在一起开会感到奇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杨主任说,今天把你们九位同志找来是告诉你们,你们是我们新成立的文艺小分队成员。结合当前的形势是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因此,你们这个小分队也叫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让你们去执行一项重要任务。什么重要任务呢?你们先别急,不要议论,听我慢慢讲。

  大家知道,我们这个驻地湖南省溆浦县,农业很发达,交通很落后。今年又遇到个特殊情况,十月份就下雪了,天冻路滑,汽车出不去拉煤炭了,全县没有煤烧,三个月后春节到了,没有煤年都过不了。怎么办呢?只有自己动手挖煤。溆浦县自己有个底庄煤矿,往年正常生产,产量供应全县不成问题,可是现在不能正常生产,300多工人只有30多人在上班,煤生产不出来,吃饭喝水都成问题。我们总不能让全县老百姓都吃生米喝生水吧。所以,领导研究决定,成立文艺小分队,深入到矿区去,深入到工人中去,动员他们,发动他们,积极行动起来抓革命促生产,用实际行动去挖煤。

  杨主任停顿一下,喝了口水继续说,这个任务大家会感到有点困难,不好完成。但是不要怕,我们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任何困难都能被克服,被战胜。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我们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杨主任的这番话,壮怀激烈,讲得我们心里热乎乎的,恨不得马上投身到挖煤中去,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溆浦的确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向警予就是溆浦人,她于1919年和蔡和森一起赴法国勤工俭学,1928年在武汉英勇就义。贺龙元帅两把菜刀闹革命,成立红六军团,其中一支小分队都是清一色的溆浦人,他们后来随中央红军一起参加长征。

  这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能在这红色的土地上为民解忧,为民排难,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自进驻煤矿后,我们和工人“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男同志编排到矿工组里,和矿工一起下矿井挖煤。女同志帮厨做后勤工作。每天上午一个小时政治学习,主要学习毛主席著作,我们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学习愚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夺取胜利。一个小时文艺演出,演出节目主要是唱歌跳舞。真是梧桐引来金凤凰,矿区的工人听到歌声,看到舞蹈,都主动出来了,连同家属、孩子,齐刷刷的一片,热闹非凡,驱散了昔日矿区死气沉沉的阴霾,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底庄煤矿是个小矿,也是老矿。机械设备都比较老旧,生产条件也很简陋。我们坐斗车下到矿井底层,近二千米深的矿井,都是用木头搭建起来的支架,支撑着头顶上的万重大山,存在着随时都可能矿井坍塌和瓦斯爆炸的危险。矿井坑道里空气不流通,又闷又热;又黑压压的,伸手不见五指。我们依靠头上戴着的矿灯仅有的一点亮光作照明,脱掉衣服,全身打赤膊,赤条条的用短柄铁镐把煤层挖开,再用短柄铁铣把煤块装进小畚箕里。小畚箕拴着绳子,我们把绳子扛在肩上,“哼唷杭唷”地把小畚箕拉到坑道口,然后把小畚箕里煤块倒进斗车里。犹如吊井打水,用岸上的轱辘摇动缠绕在轱辘的绳子,把矿井的斗车提升上岸。整个挖煤过程显得非常原始、落后。黑黝黝的煤炭挖上来了,我们整个人都变黑了,往往是煤有多少黑,我们人有多少黑。我们开玩笑说,一挖煤挖到非洲,成了个非洲黑人。

  人虽然黑了,但是心里很高兴,看到斗车里的煤块装上牛车、马车、拖拉机,一路欢歌运送到溆浦全县各地,运送到千家万户,运送到每一个需要烧煤的地方,我们的心头产生一丝喜悦,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我们自己都觉得这笑容很美丽,脸色黑黑的,牙齿白白,眼睛乌珠亮晶晶的。

  我们就是这样边演出边挖煤,既是战斗队、工作队,又是宣传队,这就是我的芳华。

  相关文章
生活圆桌之“文句变脸手法漫笔”
生活圆桌之“读书消夏”
生活圆桌之“七月,我们放声歌唱”
生活圆桌之“世界杯的一些青春记忆”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