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人物故事
【嵊州文创(第三十七期)】俞田:竹根上的涅槃
来源:嵊州新闻网-今日嵊州 作者:记者 马丽萍 2018年11月16日11:21:00 

  

  历代喜爱竹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除了苏东坡流传至今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等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世称“竹林七贤”,更是以竹自喻。至于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更是将人与竹、竹与画融于一境。

  看俞田的竹根雕作品《竹林七贤》,最令人称奇的是密密的竹林,一枚枚细如芝麻的竹叶层层叠叠,似乎听得见长风拂过簌簌作响的声音。

  在城外郊区的一幢民居内,是俞田的工作室,他和竹根雕共同生活的空间。经过十多年的沉淀,他游刃翠竹间,将一件件独具匠心的佳作从指尖留存世间。

  阳台上、房间里、过道上,摆满了大小不一的竹根。

  竹制艺术品对原材料的选择、处理极为复杂严苛。一般是秋冬选竹,隆冬伐竹。俞田说,一棵毛竹生长三年以上,就可以作为竹根雕的材料。但这只是开始。一棵竹根从被砍伐下来,要历经清洗、去根、挑选、12小时以上的水煮,然后进行长达一年的日晒。之后,这些材料要被放置在室内一年,以去除煮、晒带来的燥性和火气,回归竹子本身的本和,这个步骤称之为“醒竹”。如此,直到第三年才可以作为待选材料。再经过挑选,方可用于雕刻。

  一根竹子倒地,结束了一段生命,一名优秀的竹雕艺人,运用手中的刻刀让竹子涅槃重生,俞田就是这样的“摆渡人”。

  一件竹根雕作品,从选材、设计到制作成品,历经数十道工序,仅一刀一竹陪伴。而每一件竹根雕作品的创作时间,最少一个月,长则数年。个中过程,寂寞而无人问津。

  那是一种以时间为引,技艺为料的酝酿,方成岁月美酒。任何艺术都是如此。

  “这些年,陆陆续续有一些人想来学竹根雕,但坚持不了多少时间就半途而废了。”俞田说,学竹雕者不仅要有天赋,肯吃苦,更要心思慎密,耐得住寂寞,能坚持到底的少之又少。

  2008年开始,俞田的竹根雕作品连续四届入围中国嘉德现当代雕刻艺术专场拍卖,皆以不菲的价格成交。各地竞相邀约,其中上海博物馆还特地跟随采访他,并制作成纪录片存放于博物馆内,作为今后研究竹刻工艺的重要资料。

  如今,他的作品供不应求。“一年只能做几件作品,都被预订一空,身边根本留不下好东西。”他说。

  相关文章
【嵊州文创(第三十六期)】黄科达:一刀一刻总关情
【嵊州文创(第三十五期)】龚长春:匠者当怀匠人心
嵊州文创主题馆馆藏作品征集启事
【嵊州文创(第三十四期)】郑紫东:在刻刀与流年里守望
【嵊州文创(第三十三期)】黄科军:不负自然不负心
【嵊州文创(第三十二期)】商益民:精雕细刻匠人心
【嵊州文创(第三十一期)】优森股份:十年磨一剑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