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竹编动物以后,俞樟根又向竹编创新的领域开拓。
1972年,他在设计造型人员的配合下,突破了竹编人物的编织难关,从“老寿星”“苏武牧羊”“麻姑献寿”到策马勒缰的“岳飞”,用灵巧的双手,让一个个人物鲜活起来。
大象
1984年,美国旧金山展览大厅内,正举行着中国工艺美术品展览,来自欧美各国的侨胞和美国观众一起,饶有兴趣地围观着一件工艺竹编精品——“麻姑献寿”。这件作品充分发挥了竹编技艺的特长,以精致细密的手法,交错运用经篾和纬篾,把人物、仙鹤编织得严密完整,浑然一体。特别令人惊叹的是麻姑的脸部编织,用150根起寸(即150根篾丝排一起刚好是1寸)的精细篾丝,嘴角、鼻尖、眼眶、耳朵都编织得轮廓分明,细腻传神,真正体现了竹编艺术的魅力。
这件竹编精品“麻姑献寿”的主持者和编织纹样的设计者,正是俞樟根。
1991年,嵊县举行“越乡文化节”,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等都应邀回乡参加盛会。其间,她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嵊县竹编陈列馆,在俞师傅创作的竹编“牡丹亭”前,袁雪芬提议说:“嵊县是越剧和竹编的故乡,这家乡的两朵姐妹花应该结合在一起,这个竹编牡丹亭,使我想起了越剧起步的万年台,是否可以搞一个竹编的万年台?”站在旁边的俞樟根略略思索了一会,说:“完全可以。”
越乡古戏台
就这样,俞樟根挑起了主持竹编“越乡古戏台”的工作,为此,他还去崇仁瞻山庙古戏台、苍岩绳武堂古戏台和县城城隍庙古戏台等地方踏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竹编越乡古戏台的草图,并对传统的150余种编织技法进行摸底排队,从中挑选出最能显示作品材质美感的编织纹样,拿到“越乡古戏台”模型上去试验,从中构思出最佳方案。完成后的竹编“越乡古戏台”精致华美,配以台上的《梁祝》“楼台会”,使我们宛如听到越剧水般温柔的唱腔。
在半个多世纪的竹编艺术生涯中,俞樟根在有关人员的密切合作下,编织创作了近400件竹编样品,这些样品大都漂洋过海,出口到国外。大型竹编“龙舟”是俞师傅最满意的作品,集中100余种编织技法中的精华,使整座龙舟宛如瑰丽的琼楼仙阁。目前,这座长196厘米、高152厘米的竹编精品留在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