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农村贫穷,农民生活艰苦,每年小麦成熟收割回来,做第一次麦面,十分珍重,先谢神灵和祖宗,又有邻里互赠麦面尝新之习俗。如今回忆起来,吃尝新麦面真是千辛万苦。
小满时节,小麦开始成熟。老话说:稻熟一时,麦熟一刻。小满到了,眼望田地里一大片金黄色的麦子,微风吹来,麦浪滚滚,丰收在望。可是,小满至芒种,是农村一年中的大忙季节,种田、养蚕、采茶、夏收夏种,忙得不亦乐乎。有时,碰上阴雨天气,麦穗抽芽,麦子空壳,怎不痛惜。等雨停止,天气转晴,每家男女老少齐出动,去田地里抢收麦子,把一担担的麦把挑回来,放在通风的檐廊下。晚饭一吃过,准备打“夜麦”。在皎洁的月光下,有的在门前的大路旁,有的在村中的空地上,有的在村边的晒场头,摆好稻桶,围起竹帘,握着沉甸甸的麦把,举起来打,发出“嘭嘭……”的打麦声,犹如台上交响乐团指挥演奏着一部大型的丰收合唱曲,多么动听。
第二天黎明,这些麦子便被挑到晒场上,摊开竹簟翻晒。两天后,麦子干燥了。在这青黄不接时,有的人家稻米已吃完,只好用麦作粮食,“麦出不见米”——这就是农民的贫苦。
那时,农村没有轧麦粉的机器,只得用石磨磨粉。两个人合作,一人双手握着磨担牵引,另一人左手掌握石磨转动的轴,右手不时地将麦子拨入磨心里,发出“咕噜噜……”的磨声。被石磨碾成的粉末,如雪花那样撒落在石磨下接着的竹匾里。这样一上午能磨一斗小麦。接下去,用细纱筛来筛,筛出的称头娘麦粉。又用粗纱筛过筛,筛出来的叫二娘麦粉。余下的是麦皮和碎屑,有的人家做面筋吃,有的人家作猪饲料。
新麦登场,磨成麦粉,先要做尝新麦面。那么,怎么用手工制作面呢?首先,把面粉倒在镬子里,与适量的水拌和,用手揉成面团,放到擦洗干净的桌面上。其次,拿来一根擀面杖,把面团反复碾平,又用擀面杖卷起来碾压得薄薄的,经过多次擀面,最后成为一张大大的面皮。再将面皮折叠起来,用菜刀切成细而韧的面条,摊在米筛上。
接下来,镬子里盛上适量的水,放入笋煮菜干煮,等水沸腾了,把切好的蒲瓜、面条放入镬内,滚了一会儿,舀来一勺冷水,往镬边四周淋过去,抑制了水的沸腾。这样煮出来的面条不会糊,且汤水清。盛起两大碗面,加上猪油、酱油后,捧去先给神灵和祖宗尝新。感谢老天爷和土地公公赐予风调雨顺,麦子丰收。又将一碗碗麦面送台门里的邻居尝新。等第二镬面煮好,家里的人才能尝新。这样,台门里的几户人家轮流着做尝新麦面,大家配料不同,烹煮了新鲜南瓜面、嫩苋菜面、洋芋艿面等等,风味独特,很有特色。
如今,尝新麦面的习俗早已销声匿迹,只留在老人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