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起,在省林科院支持下,我市引进试种旱稻,经过几年探索实践已基本掌握方法,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2018年,全市种植面积超过8000亩,在此基础上,农技部门试验摸索出一套地膜覆盖水稻旱植技术,经过100亩试点推广,亩单产突破500公斤,为我市粮食安全构筑了一道新防线。其主要做法为:
一、 试点引领、逐步扩大。
一是破解土地稀缺瓶颈。嵊州地处浙江东部,曹娥江上游,四面环山,中间盆地,地貌构成大体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现有耕地65万亩,其中水田约为39.3万亩,农民人均耕地0.46亩。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的土地农转非数量不断扩大。为保证土地总量的基本平衡,各乡镇积极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新垦造了大量的新耕地,其中也有一大批“旱改水”项目。新垦造土地的建成,为我市解决了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使增量土地发挥粮食生产的功能成为可能。
二是进行百亩方示范引领。2018年,在黄泽镇家园村110亩新垦造的旱改水项目田上进行了百亩方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示范方5月25日-6月17日播种,选用沪优2号抗旱稻,10月31日测产,最高亩产552公斤,平均亩产425公斤。
三是逐步推广示范方。由于技术、土壤形成的机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新造耕地和“水田”保水能力基本没有。为保证这一批新耕地和水田有正常的粮食生产能力,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科技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市农林技术推广中心结合多年的粮食生产经验,探索出了一套“地膜覆盖,水稻旱栽”技术,在节水品种选择、旱机械播种、地膜覆盖保湿除草、关键生育期补水,基肥追肥分量配比等环节进行了创新。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了示范,计划在全市每年新增的3000亩耕地上推广应用。
二、 技术支撑,效益显著。
一是创新“水稻旱栽”项目。嵊州市的地貌特点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资源较多,结合这一特点,我市创新在山区种出和平原地区一样的水稻。2018年,在黄泽镇家园村利用节水抗旱稻进行了“水稻旱栽”项目,目前已有百余亩的规模。
二是采用“黑膜覆盖”手法。黑膜覆盖每亩要增加120元,人工覆膜要增加三个人工,240元一天,总的常规的栽培和节水栽培比起来,每亩成本要高360元左右。成本看似高了,但是覆盖了黑膜,在水稻管理上做到了省工省本,免去了除草和灌水,防病治虫也更为省力。
三是实现“节水栽培”模式。黄泽镇家园村水稻“节水栽培”项目,从项目本身来讲是旱改水项目,但是从山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了节水栽培模式。水稻旱栽,节水栽培后,产量从三两百斤提高到七八百斤,甚至能到一千斤。“节水”水稻高产又高效,我市测产的两口田中,最高一口的亩产是552公斤,亩产值1932元。
三、 服务为先,优质高效。
一是成立课题组。完善农技推广专家制度,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成立课题组,以实施农业科技项目为抓手,积极发挥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团队作用。2016年引进的旱稻种植因品种和栽培方式等原因产量不高,米质欠优。为此市农业农村局推广中心成立课题组,邀请浙江大学教授参加,研究摸索水稻旱栽技术难题。
二是打造服务平台。召开技术推广会,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水稻旱栽”技术。培育服务组织建设,重点发展规模种粮大户,配套一大批粮食生产机械,壮大主体服务能力。
三是实行专业服务。推广从方案制定、技术措施落实等环节,全程由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在小规模试验的基础上,2018年进行了100亩示范方推广。
初步成效:
一是体现了生态化共生体系。薄膜覆盖抑制了杂草生长,因此免去了使用除草剂这一环节,以稻除草,保护了生态环境,体现了高效的生态化农业。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发展放心农业,生产优质农产品,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二是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水稻旱栽示范方出产的大米品质比水稻田要优,水稻田有重金属污染,而水稻旱栽示范方没有水污染,都是天落水,产出来后送检可以达到无公害种植的要求,这实现了高质量绿色发展。节水栽培使用黑膜,水稻田有黑膜的防护,而且种在山上,加上是生土,病虫防护自然就少了,所以水稻旱栽示范方出产的大米并不只是成功实现了“节水栽培”这一种植模式,更大的亮点是实现了无公害种植。根据检测机构对农药残留和有害微量元素进行的实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9项指标均远低于技术标准。
三是打开了粮食种植新空间。嵊州市的水稻旱栽示范方得到了省农业农村厅农作局专家的充分肯定,厅农作局蔡仁祥、秦叶波两位科长在看过示范产后对水稻的生产整齐度十分认可,蔡科长当场估计亩产有可能突破1000斤。粮食安全是农业保障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程,粮食安全需要土地和农业技术的支撑。嵊州市推广的这套“水稻旱栽”栽培技术,为新开垦还没有形成保水能力的土地种植粮食提供了技术保障,在工业、商业用地激增的情况下,重新构筑了一道粮食安全新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