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越乡文化
弘扬优良家风 传承精神力量——嵊州金庭王氏家规家训例谈
来源:嵊州新闻网-今日嵊州 作者:记者 钱宁儿 通讯员 卢秋键 丁琳 2019年07月24日10:40:50 

  二、王羲之故居

  王羲之晚年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东30公里处的金庭镇。王氏五世孙王衡在此舍宅为观修炼,称名金真馆,后改称金真宫;宋永初十七年(440年),褚伯玉奏改为金庭观。原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旧居(羲之晚年隐居处),分山门、天王殿、大殿、后殿四进,整组建筑占地约20亩。

王羲之故居景区(资料图)

  附近华堂村是王羲之后裔的最大聚居地。东晋永和十一年,王羲之称病弃官,入金庭(今嵊州市华堂村)筑室隐居。第二十六世孙王宏基又从金庭观迁入此地,第二十九世孙王恺南宋时已在卧猊山(华堂村南)建有居室,三十三世孙王迈在元代于此肇营广厦。自此,王氏在华堂扎根,至今已有1700年。因其子孙后代多擅书画,将书画悬于厅堂,其宅有“画堂”之称,后“画堂”易作村名“华堂”。村内有王氏宗祠、心传书院、一清堂、善庆堂等一大批明清以来的街道建筑,文化底蕴深厚。

  三、王氏家规

  1.主要内容

  “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敦厚退让,积善余庆。”

  ——摘自《金庭王氏族谱》(卷一)之《金庭王氏族谱旧序》

  2.历史沿革

  《金庭王氏宗谱》里没有专门的家训家规,而王氏子孙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到了乾隆五十七年重修宗谱时,时任嵊县教谕周咨询把口耳相传的王氏家训写入了《金庭王氏族谱序》之中,内容为:“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当地王氏后人根据居舍门额、回廊上的题字和治家格言,又加了“敦厚退让,积善余庆”八字。

  3.核心理念

  金庭王氏自王羲之迄今已有五十九世,经历代不断总结、完善,最后以“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敦厚退让,积善余庆”24字教育后代,要求子孙以“和”“孝”“规” “学”“义”为核心理念。因此,在当地及周近地区,诸多孝节事迹、义举和办学之事由古传承至今。

  4.特色亮点

  王氏家训与众不同的最大特色就在于第一句:上治下治。意为国泰才能民安,国治才能家治,达到上下和谐。“上治下治”是王氏家训的灵魂,提纲挈领,富有高度,既有狭义的特定意义,又有广义的词义解读。

  5.后世影响

  就如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就影响之大、成就之高和发展之全面而论,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书圣王羲之相比一样,金庭王氏家训中“和”“孝”“规”“学”“义”的核心理念更是代代传承,不断发扬光大,从古至今演绎出许多孝亲爱老、乐善好施、勤学不辍等感人故事,尤以孝举善行和书法学习两项最为突出,涌现众多先进模范人物,如人民的好书记王禄喜、全国助残先进王才林等等,对当世影响深远。

  为纪念书圣王羲之,嵊州市每年在金庭华堂村举办“中国书法朝圣节”。近年来,华堂村获评首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古村”和“浙江书法村”,创建了“千匾馆”,以匾额、柱楹、碑刻等形式,将书法艺术广布于文物古迹之中,使书圣精神得以延续;又开设王羲之家训综合馆,推进清廉文化建设。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