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樟根师傅是我的老师。1978年,我进入嵊县工艺竹编厂创新组搞设计工作,厂领导为让我尽快熟悉竹编的规律,使设计出来的创新作品能适合竹编的制作,特地给我安排了一个师傅,这个师傅就是时任创新组组长的俞樟根。就这样,我和俞师傅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一起同室工作了20多年,直到他退休。
俞樟根师傅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竹编事业,他的一生是竹编创新的一生,是竹丝篾片的登攀者。在50余个工艺竹编的艺术春秋中,俞樟根师傅在有关人员的密切合作下,已编织创作了近400件竹编样品,这些样品大都漂洋过海,出口到国外,为祖国赢来了荣誉,挣来了外汇。
竹丝篾片的登攀者
走进嵊州竹编精品陈列馆,最吸引人的是竹编动物。你看,山鹰翱翔虎奔袭,喜鹊鸣叫熊猫嬉,牛羊吃草马奔跑,鹅鸭戏水鸡啄米……竹子解体以后在这里展现了新的艺术生命,令人叹为观止。
竹编动物,是嵊州竹编第一大艺术特色,它的创始人就是俞樟根师傅。
俞师傅1932年出生于嵊州,他上学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故只读过半年私塾便辍学了。8岁起俞师傅就随父亲学艺搞竹编,至今已有80个春秋。俞师傅不善谈吐,却把心底的话通过自己的一双手都说给翠竹了,竹丝篾片是他的知音。上世纪50年代,俞师傅和当时竹编厂的师傅们一起整理出我国100多种竹编的传统编织图案,并创作出“花栋”“弹花”“蛇皮”“龟背”“菊花穿丝”等编织新纹样,使古老的竹编工艺焕发出青春。
1964年,俞师傅担任了嵊县工艺竹编厂的创新组组长。一天,他带领创新组成员到杭州参观,看到几个欧美人对瓷器动物感兴趣,便产生了创新灵感:千余年来,中国竹编都局限在花篮、盘、罐的器皿天地里,是否能用竹编的方式来编织动物呢?当他把这个创新思路向大家亮出来时,引起了大家的争议,不少人认为竹编的可塑性较差,不可能编织凹凸不平的体面。俞师傅明知艰难,却知难而上,开始了竹编动物的探索。
当时,俞师傅选择了造型简单、体态浑圆的大象作为突破口,搞出了大象的木胎模型。面对大象木模,俞师傅反复揣摩编织方法,先割去了大象的突出部位:象鼻、象耳和象牙,后来又去掉了四肢,只留下大象的躯体为胎模。俞师傅便用根根竹丝在这个大象的躯体木模上进行反复试验编织,待大象躯体的编织成型后,俞师傅又用同样的方法编好了象的四肢、鼻子和耳朵。当他把象的躯体和四肢、鼻子、耳朵及木雕象牙胶合在一起时,第一只胖乎乎的竹编大象降生了。虽然这只象的形态并不那么完美,但它在开创竹编动物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如何进一步提高竹编动物的艺术造型水平呢?俞师傅开始了新的探索。他决定从动物的形和神方面着手,把常见的公鸡作为选择的目标。他从市场上买回一只大公鸡,开始精心观察公鸡的动态。下班回到家,他拿来一把米,撒一点在地上,引鸡啄米,一会儿手一挥,鸡吓得拍着翅膀咯咯地叫着跑开了。一会儿,他又撒一把米,咯咯地唤着公鸡走过来啄米。他反复地观察着、揣摩着,一天、两天……公鸡好像很懂得主人的心意,主动地把啄米、奔跃、拍翅、惊飞、追逐、昂首一一展示出来。公鸡的形象一天天在他的脑子中活动起来,在设计造型人员的协助下,他用灵巧的双手对公鸡进行了竹丝的编织和篾片的弹插。1966年春天,一只栩栩如生的竹编公鸡,终于挣脱俞师傅的双手跃到地上,昂首啼鸣,似乎在向世人宣告竹编动物的真正诞生。竹编公鸡的诞生,开辟了竹编动物的新天地。从此,飞禽走兽及鱼虫之类纷纷加入了生动有趣、生意盎然的竹编动物世界的行列。
俞师傅在创制竹编动物以后,又向竹丝篾片新的高峰登攀。从1972年到1988年,他在设计造型人员的配合下,突破了竹编人物的编织难关,从《老寿星》《苏武牧羊》《麻姑献寿》,又到策马勒缰的《岳飞》、驾驭《秦陵铜车马》的车夫,克服了竹编的局限,和创新组的人员一起,用灵巧的双手,给这些民间故事人物和传统历史人物注进了生命的血液。
让竹编与越剧联姻
最让人难忘的是俞樟根师傅为主创制的竹编“越乡古戏台”,他在我与创新组竹编艺人的配合下,读解了越剧表演艺术家们的心底情结,让竹编与越剧联姻。
1991年金秋,嵊州举行“越乡文化节”,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等作为嘉宾应邀回到家乡参加这次盛会。与会期间,她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地处“竹苑宾馆”的嵊县竹编陈列馆,俞樟根师傅和我接待了她们。
69岁的袁雪芬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首先进入竹编陈列馆。59岁的俞师傅快步向前,紧紧握住袁老师的双手,双眼露出欣喜的激动:“欢迎欢迎!袁老师,我们又见面了。”
袁老师脸上绽开笑容,高兴地说:“俞师傅,我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分手到现在刚好半年,能在家乡再次与您见面,人生真的有缘啊!”原来,袁雪芬老师与俞樟根师傅都是当时的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两位嵊州籍的人大代表在家乡再次聚首,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艺术总是相通的。在这竹子造就的艺术海洋里,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等几位越剧表演艺术家被深深地陶醉了,她们对竹编的精湛技艺赞不绝口,我与俞师傅则一一回答她们提出的许多有趣的问题。当走到俞师傅创作的竹编《牡丹亭》前面时,她们久久地驻足凝视着。
“这件作品是参照杭州花港观鱼公园内的牡丹亭后用竹编形式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我见她们对此有兴趣,忙在一旁解释。
“看着这只牡丹亭,我想起了学戏的万年台。那时我只有11岁,到四季春科班拜师学艺,地点就在离我家3里路的甘霖镇柳岸村兴福庵,我就是从兴福庵的万年台起步的。”袁雪芬老师的思绪返回到58年前在万年台学艺的艰辛岁月。
“我和袁大姐一起在四季春科班学戏,在师父的严厉监视之下,在万年台上练着基本功。万年台为第一代女子越剧演员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比袁雪芬老师小一岁的傅全香老师感慨地说。
“我是在黄泽的万年台上学戏的,对它有深切的眷恋。”比傅全香老师小半岁的范瑞娟老师也有同感。
“越剧红遍了半个中国,不能忘记万年台,它是越剧诞生的摇篮。”袁雪芬老师的话一锤定音。继而,她饶有兴味地对俞师傅说:“嵊县是越剧的故乡,也是竹编的故乡,这家乡的两朵姐妹花是否可以结合在一起,我想您是否可以搞一个竹编的万年台?”
俞师傅略略思索了一会,说:“完全可以。”我接着补充:“竹编的万年台,既要突出竹编的艺术,又要有家乡万年台的味道,还要有与越剧联系在一起的作品,名称就叫《越乡古戏台》,说明这是家乡的戏台,台上还可以搞几个传统戏的演员,使作品活起来。”
袁雪芬笑着点点头,连声说:“你说得很好,就是这个样子。”
就这样,俞师傅挑起了主持竹编《越乡古戏台》的工作。第一步工作是先拿出竹编设计图,为此,我和俞师傅一起看了崇仁瞻山庙、玉山公祠、苍岩绳武堂和市区城隍庙等七八处现场的古戏台。在此基础上,我以传统的歇山式双层万年台为基础进行了再创造,设计了竹编越乡古戏台的草图。在设计中,俞师傅指出了许多如何体现竹编技艺特色的点子,我都在设计图中得到加强。设计图得到俞师傅肯定后,进入了木模的造型制作。
竹编艺术品的重点是编织,这是体现作品精致高雅的关键。在创新组竹编艺人的配合下,俞师傅对传统的数十种编织技法进行摸底排队,并创作出数种新的竹编图案,把它们拿到《越乡古戏台》模型上去试验,从中挑选出最佳方案。如戏台的台基,采用薄竹篾编成“穿篾连脚块”,宛如古砖镶贴;4根下方上圆的戏台石柱,采用灰色竹丝和棕色竹丝的密编,给人以坚硬的石质美感;戏台的双层屋面用本色竹丝编就,再压成瓦拢形,檐面的封口瓦当用竹雕镶嵌,宛如古朴典雅的筒瓦。
更为精雅的是戏台“出将”“入相”之间的照壁,舞台术语叫“守旧”,上面的“双狮戏绣球”图案,是用黑白两种篾片仿照丝织的交织之法编起来的,这又是竹编工艺中的绝技,因为要在20厘米见方的小面积内编成这么精细雅致的图案,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加上竹雕的栏杆、横匾、雀替和正脊两端高高扬起的卷尾吞珠蟠龙,使竹编《越乡古戏台》高耸挺拔,气宇轩昂。
这件作品的色彩运用也很精到,整座戏台以红棕、橘黄、青灰和竹篾本色为主调,间以古铜、土红的次调,使《越乡古戏台》显得格外高雅,堪称嵊州竹编中的精品。为能让越乡古戏台活起来,我们再在台上配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楼台会”人物形象,使大家在看到正在表演的越剧人物的同时,宛如听到优美悦耳的越剧曲调。
有人说,登攀者的脚印好比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是登攀者的心血和汗水把它浇灌。而俞樟根师傅是竹编事业上的登攀者,从竹编图案纹样的创新到竹编动物编织难关的突破;从精心创制大型竹编人物、建筑工艺品再到戴着老花眼镜绘制竹编编织纹样,与我合作在高等教学出版社出版《工艺竹编》专著,他用灵巧的双手让普通的翠竹飞花流彩。
这是登攀者的人生,一路登攀,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