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
2月17日,浙江宣布,疫情防控已由“封闭式管控”向“精密型智控”转变。2月1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同日,嵊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助企战“疫”就业大巴车开行方案》,意思非常明白,大面积复工,大批外地农民工要去接回来,大巴车要快快开行。其实,我们也算未雨绸缪,准备工作和试点早在几天前就悄悄开始。
我们用大数据手段摸排、梳理了几万个外地员工的基本信息,还进行仔细的对接、匹配、拼车、检查,提醒相关单位、人员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外地员工是否返工?能否出来?需要什么样的交通?输出地到嵊州的交通通道能否打通?员工、企业、属地的防控措施是不是都就位?
万事俱备,东风乍起。在全国、省、市都开始部署复工返工,尤其是绍兴市政府的硬核补助政策出台公布的第一时间,我们第一趟5辆大巴车也正式浩浩荡荡地驰向云南。之后,为使就业大巴车源源不断地驶出,我们服务大巴车的工作也疾风骤雨般展开。会同多部门和乡镇(街道)整理了返回的外省老员工名单、新招员工名单以及乘坐绍兴专列的名单;提醒员工获取健康证明、健康码,开具车辆通行证明,调取企业复工证明,制定落实“一车一方案”等等。
一撂撂资料,填充了我们因此绘制的大巴车开行流程图,流程图完成,陆续几批40多辆大巴车相继发动,正像作战地图上一个个红色的箭头,精准坚定地驶向七个省市的几十个县市区,接回1000多名外地员工。而在这张作战地图下,我们10来个工作人员,在电脑、电话机旁已经连续作战两个多星期,分不清白天黑夜,有时想打个瞌睡都不敢,生怕漏了一人,误了一地,声音嘶哑了,眼睛红肿着。我平时爱看战争片,这些天眼前老是发生错觉,觉得自己就置身在紧张忙碌的作战指挥部。
感谢信
2月24日,《今日头条》等数十家新闻媒体、网站刊发了《嵊州大巴千里接工、商水交警全程护送——浙豫跨省破解用工难题》的新闻,它记载的是23日凌晨一点左右,从河南省商水县返回嵊州的10辆就业大巴车,为盛泰集团共带回员工175人,都是通过商水县人力社保部门招的新员工,并由当地交警部门一路护送到我市。
在现场,我们给商水县送上了情意深重的感谢信。信中说:衷心感谢商水相关政府部门对嵊州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商水每一位参与组织服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是啊,我们同时要感谢所有这次工作的决策者、众多的参与者,让就业大巴车一路通行,一路平安、一路平安!
这些天,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似乎也聚集到我们这里,浙江卫视、浙江在线、浙江新闻、中国蓝新闻、中国发展网、中国报道网、百姓中国周刊、杭州日报、绍兴日报等等。记者们也帮我们采撷到很多动人的细节,比如从江苏盐城接回只会打手语的首批11名纺织技术工人和3位家属,回到第二故乡时,他们兴奋地打起“回家”的手语。又比如返岗员工说“真的要感谢政府,不然我们回来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想尽快回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好好奋斗,为企业恢复生产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跟同事们说,这些报道,是赞誉更是对我们的嘉奖。有此,夫复何求!
2月20日,《中国青年网》文章《包火车包飞机复工城市开启“抢人”大战》写道:“战‘疫’仍在持续,但经济的脉搏已经汨汨而动”。我的感受更直接、强烈:企业职工是宝贝,抢人就是抢资源,就是想着如何夺回疫情损失,想着下一步发展,想着比别人早跑一步。
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增速世界第一,人口红利不再,未来“抢人大战”定将更激烈。我们开行就业大巴车,把更多的员工接回“家”,招进“家”,更要善待这些员工。因此,我们总想以更多的方式去表达这种急切和热情。
我欣喜地看到,当一批批大巴车载着员工到达嵊州、回到厂区,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公安交警会特例护送,属地政府和我们人社部门、企业都会组织人员拉上横幅展示热诚的欢迎。我们还联合移动公司,为每位来嵊员工发一条暖心的短信:“欢迎您回‘家’!战‘疫’复产您给力,感谢!政府、企业服务保障在提升,加油!祝愿您健康幸福,祝愿嵊州更加美好!”但愿这些热切的表达能落在每一位新嵊州人的心里!
疫情防控在继续,经济社会发展要加速。两手抓、两手硬,两战场、两必胜,我们也在一线,我们一起加油!
(作者系嵊州市人力社保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