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匠人匠心,诸暨毛氏夫妻在嵊州崇仁镇手工制作竹蒸笼,所做的50多万只蒸笼叠起来,高度超过了4座珠穆朗玛峰……
又一批蒸笼完工了 谢南华 摄
“啪啪啪……啪啪啪……”一声声脆响,划破了小镇清晨的宁静。在崇仁镇竹行街32号,57岁的毛乐军用篾刀劈开一根长长的青毛竹,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夫妻俩合作分工,毛乐军负责毛竹的截断、剖开、刨平、打磨和盘制竹蒸笼的腰箍等,妻子毛和平负责绑接竹篾、编织竹蒸笼的底座以及钻孔等。
沐浴着春日的暖阳,我们走进了毛乐军的家。只见地上有序地散落着一些编织蒸笼的青毛竹原料和待加工的竹篾,角落里叠放着一只只大小不一的蒸笼半成品。屋子里有张木凳,木凳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刀印,这是它日复一日与刀锋亲密接触留下的岁月痕迹。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徐灿法 摄
俗话说:“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14岁那年,毛乐军师从诸暨宣根财学习竹编技艺。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他逐渐掌握了手工制作蒸笼,裁、劈、剖、削、撕、匀、刮等十余道工序以及粗、细篾货的全套编织技法。
每一件成品都需要时间的沉淀 赵楠 摄
1990年,28岁的毛乐军夫妇从诸暨来到嵊州市崇仁镇开店制作竹蒸笼,并坚持至今。30年的夫唱妇随中,一叠叠的竹蒸笼时不时堆成了一排排圆柱形的“小竹楼”,又逐渐跟着嵊州小笼包店铺星星点点地散布到全国各地。夫妻俩做的50多万只蒸笼如果叠起来的话,比4座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每一个操作都驾轻就熟 陈勇 摄
“每天早上7点开工,到晚上10点多才收工。崇仁做蒸笼的有3家,我们家的生意最好了。”毛和平一边与我们聊天,一边做着手里的活,多年来,她对各种工具早就驾轻就熟。自从23岁嫁给毛乐军以后,她也逐渐掌握了盘制腰箍、编织底座、绑接竹篾、钻孔、刨平等10多道制作竹蒸笼工序。现在他们夫妻俩每天能制作竹蒸笼50个左右,蒸笼的规格包括直径16至23厘米的小笼包蒸笼、30厘米的煤气灶蒸笼和60厘米的厨师蒸笼。因为手艺好,夫妻档慢慢地在崇仁镇乃至整个嵊州市都小有名气,许多人慕名前来购买蒸笼。一个竹蒸笼按现在的市场价能卖到18至25元,虽不算赚大钱,但对于现状,夫妻俩已经很满意了。
每一步都需要细细打磨 谢南华 摄
“不是随便什么竹子都可以做蒸笼的。做蒸笼的毛竹一定要粗,细的竹子容易爆裂,加工的过程中容易断,很难成型。挑好的竹子一定要放上十来天,蒸发掉竹子的水分。需要用的时候,根据蒸笼大小先将竹子锯成一段一段,并且剖开,劈成好几层,然后将每一层的竹子打磨光滑。”说起竹蒸笼,毛乐军像介绍自己的孩子一样,满脸洋溢着欢乐。夫妻俩先将薄薄的竹片弯成一个圈,然后将两个圈拼一起,打孔、绑好固定,最后在中间加上竹篾做的笼底,一个蒸笼就完成了。除了几根白藤、几枚竹梢,没有一枚铁钉,没用一块铁皮。“纯天然的竹蒸笼做出来的美食能保持原汁原味,口味纯正,不锈钢的蒸笼简直没法比。”毛和平十分自豪,竹蒸笼制作的美食因为蒸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成为制作小笼包的首选工具。
每一根毛竹都在展现生命 谢南华 摄
“我们会一直做下去,直到做不动。”毛乐军坐在木凳上刮青,时不时转动着青毛竹。竹蒸笼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随着嵊州小笼包的崛起,市场上竹蒸笼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他们更希望能把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因为驰名全国的嵊州小笼包背后,需要这一份事业的支撑。
每一笼嵊州小笼都竹香沁人 商慧鑫 摄
一份匠心,远离喧嚣 裘坚钢 摄
打包发货,让嵊州小笼走得更远 徐灿法 摄
对传统手工艺的坚守 俞炎兵 摄
有序堆放宛如艺术品 马园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