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12时,长宅线屠溪段(18K+200)发生较大塌方,约350方泥土、石块堵塞道路,约15米波形护栏被压毁,造成道路中断。
市交通部门第一时间组织抢修队伍抵达现场进行勘查。据了解,由于塌方路段所处山区,靠近东阳,离嵊州市区约1个半小时车程,且沿线路段较窄,机械难以及时前往。经综合考虑,抢险机械只能从东阳绕路前往,下午4时,机械设备已抵达现场开展应急抢险。到当天晚上10点,经过了6个小时的紧张抢修,该路段恢复全幅通车。
据悉,5月29日入梅以来,我市累计降水量达116.3毫米,已出现多起山体滑坡导致道路损坏情况。我市农村公路占比高达95.4%,每年二、三季度灾害性天气多,农村公路经常受到破坏,而且修复资金筹集难、修复效率低、修复标准低等问题突出,“建好容易管养难”成为了“四好农村路”面临的一大困境。为此,我市交通部门积极探索,主动突破。
近年来,我市通过“农村公路财产损失综合险”,对全市2140公里县乡村道路的路基、路面、桥隧等基础设施投保,因受到暴雨、洪水、暴雪、泥石流等所有灾害天气造成的公路财产损坏都纳入到保险范畴,有效解决了农村公路灾毁修复资金筹集难、修复效率低的难题,也为农村公路灾毁修复提供了资金保障的新路子,有效提升了农村公路治理能力。
灾毁公路理赔资金实现了跑一次到位,扭转了以往申报资金层级多、环节多影响灾毁及时修复的局面。据统计,2011-2015年连续3年修复资金超出财政预算安排,在2016年实行农村公路财产损失综合险后,接下来的三年里保险投入与理赔金额基本相当,有效消除了修复资金超出财政预算的风险。并且,通过“农村公路财产损失综合险”让社会力量进行参与,按照每年平均232件灾毁修复案件测算,可节省工作人员6人总计1110个工作日的时间,也减轻了属地乡镇、交通部门的工作量。原本一个常规灾毁修复项目平均需要16天,如今只需要7天,全市灾毁公路修复效率提高128%以上,有效提升了群众对农村公路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