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人种田改送货出海,撑船谋生变向江而兴
“这码头,真雄伟!”这两天,行走在曹娥江三界段(剡溪)上游的大坝上,看着曹娥江500吨级航运码头雏形初现,嵊州市三界镇北街村村民吴友仁乐在心里,“有生之年能看到这条江再繁荣起来,值了!”
三界镇地如其名,与柯桥区、上虞区交界,曹娥江三界段(剡溪)一直是重要的水上通商要道。清朝时,这里有5个码头,三界人多数靠撑船谋生,为过往商人和村民提供便利。一晃百年光阴,码头的变迁也映照了水运的兴衰。
吴友仁是三界镇年纪最长的老船工,从24岁入行到74岁放下船桨,干了整整50年。上世纪70年代之前,嵊县(现嵊州)到上虞的水路运输十分繁忙。“剡溪上游水浅,里南乡(现贵门乡)的竹炭,新昌的白术,还有其他山区的蚕茧、茶叶,都用竹排运到三界,再由木船运到上虞、绍兴。”吴友仁说,三四十只木船结对顺流而下至上虞章镇、百官,等回程时,船上载的便是丝绸、盐、白糖、面粉等生活物资。
有船便是家,像吴友仁这样的“摆渡人”养活了一方人。“江的东边有1000多亩良田,村民出畈劳作都要摆渡而过,而章镇部分村庄与三界集镇仅一江之隔,每天来三界赶集的村民也很多。”吴友仁说。
到了上世纪70年代,航道淤塞严重,航运渐渐衰落,许多码头随之弃用,船只也从几十只减少到后来的几只。之后,采沙业的发展与有计划的疏浚,船只又可从三界通航至曹娥。1985年,三界码头建成,23艘40吨级的船舶入萧绍内河、京杭运河,将黄沙运往上海、江苏等地,剡溪航运迎来黄金期。但随着黄沙资源日益枯竭,码头再无以往繁华,依稀可见的只有当初码头遗留下来的吊架。
向江而兴。以小码头为代表的水运时代已经过去,但三界的交通运输业却更加兴旺发达。2018年,随着首桩钻头徐徐下降,曹娥江500吨级航运码头建设在三界镇正式拉开序幕,标志着剡溪航运翻开新的一页。这里作为绍兴港七大港区之一,将建设6个500吨级泊位,顺岸连续布置。码头水工结构按照1000吨级标准,年吞吐量175万吨、集装箱两万TEU。
除了航运码头,杭绍台高铁、上三高速、104国道等陆路交通的密织,使三界成为嵊州交通优势最强地区之一。一条长6公里、宽38米的疏港大通道,连接码头、高铁站和园区三大节点,一个崭新的嵊新物流集散中心正在形成。
公路、铁路和水路建设的齐头并进,让三界镇成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沪杭甬大湾区重要节点的趋势越发明显,带来的物流、人流和资金流更是络绎不绝。“我们产品主要出口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嵊州市兴声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驰表示,如今在家门口办企业不用再担心交通问题,不仅能上高速、坐高铁,货物还能通过码头运到国外,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