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有言:‘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晚清大儒曾国藩也有言:‘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改变耳。’老师,由此看来,今人与古人读书之目的是不是大相径庭了?”
“对。古人读书多为转变气质,今人读书多为养家糊口,目的大相径庭了。”
“难怪今人多认为古人之书多讲经论道,谈空说妙,非有实义,与生活脱节,所以今人多不愿读矣!”
“转变气质的文化教育,其落脚点多在人之心性的转化。这样的文化教育应该直指人心,与道相通。而养家糊口的文化教育,其落脚点和着力点多在获取物质利益上。说穿了,这样的文化教育只是为了满足身体之欲,多与术相应,与道远离。这道与术的层次高下,就不用我赘述了吧!”
“不妨请老师举例一二。”
“最明显的是气偏质劣的人明显增多,就这些年来看,就不难发现人类各种疾病的不断窜升,体弱、多病、残障等随之增多,这些多为气偏所致;二是精神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性格过于刚强,或者过于柔弱之类精神缺钙症患者也越来越多。还有的是心智未开、昏昏昧昧的人也与日俱增。站在儒家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气偏质浊所致。”
“老师的意思是传统文化能疗救或者矫治这样的气偏质浊吗?”
“对,文化的作用就在以文化性上,所以一个‘化’字贯穿在儒、佛、道三家的始终。古人重修行,修行的目的简单讲就是一个‘化’字,只不过转化的表述不同:儒家叫化偏气,道家叫化阴气,基督叫化原罪,佛家叫化业障。总之,各化所化,都归心性。”
“哦,但现在的文化教育都被西方的科技文明所吸引。重术不重道,也没有气质和心性转化的教育。”
“所以人类只找到了物质满足的快感,而缺失了心灵饱满的幸福。”
“是的,这些年因精神疾病而导致的自杀率在不断攀升就是一个明证。”
“对。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国家对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而导致的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的频度和力度也在不断提升。天人相应,这样的结果,会使人类遇到的劫难越来越多,终有一天会让人明白,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软弱无力和弱不经风。”
“哦,难怪今天国家也说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
“对,这确实是英明之举。科技文明是引导人类向身外探索求取,而中华文化是引导人类向内在探索求取。在古人的智慧系统里,人生就是一个小宇宙,了解了生命小宇宙,也就知晓了身外大宇宙。因此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纠偏合德而成圣’,佛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了业圆满而成佛’,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炼精化阳而成道’,三家文化都让你从生命的深处去认识人生和宇宙之真谛,寻找人类真正的幸福自在。”
“原来这样。老师,那‘读书改变气质’中的‘质’又怎么理解呢?”
“‘气’与‘质’合在一起为‘气质’。‘气’有正偏,‘质’有净浊。读圣贤书能改变身心质地,让你由气偏而至归正,让你由质浊而至纯净。从气质的角度上来看,气偏质浊就是凡夫,气正质净则成圣贤。读圣贤书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转化。”
“哦,原来对圣贤与凡夫还可以从气质上来区分。”
“是的。所以我们读圣贤书之目的,不是像我们现代人所认为的,以积累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效法圣贤来达到转化气质为目的。通过读书修行,使人的气质更加周正,更臻纯净,最后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