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百余元大到上百万的矛盾 有着浓浓“乡土味”的调共体都能化解
日前,中铁十四局落地我市的一个项目遭遇劳资纠纷,金庭镇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迅速行动起来,汇集律师、调解员等专业人才形成中铁调共体,仅用短短3天时间,就化解了这起涉及30余人的劳资纠纷。
为就地化解这些小矛盾,优化农民生产生活环境,金庭镇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在整合原本分散设置的群众来访接待中心、12345投诉办理中心、法律服务站、社会心理咨询服务平台、综治工作中心等13个平台、实现镇村联动、“一站式”便民服务的基础上,还整合队伍,因地制宜创设了桃形李调共体、苗木调共体、家事调共体、中铁调共体、诉源治理调共体等9个调共体,对基层生产生活矛盾做到“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我们家桃形李每年都被偷,原来是你。”今年8月,金庭镇济渡村村民王某上山采摘桃形李,碰到正拎着篮子在自家山头“采摘”的张某,顿时大呼“抓小偷”,并立马报了警。张某坚持是自己看错了界限,才误摘了王某家果子,而王某联想到几年来的损失,坚决要求重罚张某……张某采摘的半篮果子,顶多值两百元,而看似这样不起眼的小事,却是农村生产生活中常有的矛盾。
“嵊州农业颇具特色,桃形李、苗木种植、养蜂等都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中铁项目也是当地的大工程,9个因地制宜形成的调共体整合了各行各业专业人才,如桃形李调共体有桃形李协会成员、果农代表等,当遭遇纠纷时,能针对性高效化解矛盾。”金庭镇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虞潇方介绍,小到百余元的桃形李纠纷,大到上百万的工程项目纠纷,这些有着浓浓“乡土味”的调共体都能化解。
一个“一站式”矛调中心、9个“接地气”的调共体,为金庭人民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信息时代,矛调中心还依托“浙里调”微信小程序、12348浙江法网等网络平台开展网上调解;设立矛盾调解服务热线,通过电话邀约方式,开展上门调解,开创了“夜调”“假日调”等多元化便民调解模式。如今,在金庭镇矛调中心综合信息指挥室的电子屏幕上,各路口视频直播和网格员活动轨迹能在屏幕上清晰显示。“智能化”建设,让矛调中心“展翅待飞”……
金庭镇矛调中心建设有“乡土味”的“调共体”,是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推进“三服务”的非常好的举措,也是市司法局推出的新时代民情日记“融调解”机制“六个融合”(融合平台、融合队伍、融合方式、融合资源、融合机制、融合文化)的生动实践。通过推进“融调解”,切实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