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百姓故事会·1994年】
在大型工厂工作的姨娘,竟“沦落”为看门的
在十几岁时,我时常在天气晴好的日子爬上家乡最高峻的山峰,眺望远方。
我之所以这样不辞辛苦,除童年时光的闲暇无聊之外,更多的是心里装着一份秘密的向往和期盼,那就是向往着江那边姨娘姨父工作的大型工厂,盼望着衣着鲜亮的姨娘回来省亲。
自从姨娘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嫁给在药品生产厂工作的姨父后,也到厂里上了班。差不多隔年回来一次,每次总是给家乡的亲人带来崭新的布料、依然完好的旧衣服、各种药品、从未见过的精细白糖或者腌制的猪肉,当然还有各种美味的糖果。
姨娘姨父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大字不识几个,只是沾了时任公安局局长的伯伯的光,进厂当了工人。80年代初期,刚刚蹒跚学步的小表弟穿着蓝色和红色的毛线衣,让我们摩挲羡慕不已,我经常烦恼地想,如果我也是非农户口多好,那样就不必放学后匆匆回家放猪放鹅或做其他的农活。
这就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最后霞光里,城市与乡村、非农和农业的现实和心理的双重巨大反差。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地淡忘了这些。姨娘依旧回来,但感觉中她的光景不比从前,有一年春节送她回去,可能是节日人情往来费颇重的缘故,他们一家三口竟然没了路费,这给了我人生第一次真正的惊奇。90年代我上大学期间,听闻他们的工厂效益不景气,工资甚低。后来姨娘早早地提前退休了,姨父也赋闲在家无班可上。再几年,又得知姨娘在转制了的药厂看门,姨父在另外一家工厂烧起了锅炉,工资甚低,两人加起来不过七八百元罢,直到前几年完全退休在家……
在我看来,姨娘姨父的人生履历,实际上就是当代中国数以千万计国企职工命运的一个小小缩影。他们曾经是计划经济等级体制里一颗幸福的螺丝钉,但80年代中期启动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将他们铁打的饭碗推向了改革的熔炉。
到1994年,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改制已经进行了近十年时间,此前30年大包大揽的计划体制如同崩塌的山崖,泥沙俱下。伴随着这种体制转换的过程,是痛苦的大量国企工人失业。在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尚处萌芽状态的情况下,为了安抚那些曾在国有企业里贡献了生命时光的工人,维护社会稳定,中国政府在这一年推行目标庞大的下岗再就业工程,以行政的力量缓解日益严峻的失业压力。而我的姨娘和姨父,如同遍布中国各地所有的国有企业工人一样,作为数量庞大的群众演员的一员,亲历了中国当代历史的变迁,他们荣耀过喜悦过,也痛苦过悲伤过,生命就在这样随着国家命运律动的节拍起伏沉浮中老去,如今拿着200来元的退休金,到郊区租种一块农民的菜地,重新拾起田园牧歌的晚年生活。
【1994大事记】
1月8日,我国首家外汇交易中心——深圳外汇交易中心成立。
1月14日,中国政府正式向美方登记发行10亿美元全球债券。
3月26日,马来西亚零售商百盛进入中国,“超市”出现在中国。
4月20日,中科院主持的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
11月12日,首部进口大片《亡命天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6大城市公映,以2500万人民币创造了大片的第一个票房奇迹。
12月14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开工。
【图说三十年】
1994年5月,三峡工程移民区四川丰都、云阳等县外出打工的10万农民赶回家乡参加春耕生产。
1994年5月,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