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巧手编织悠闲生活
嵊州民间自古有养鸟的习惯。解放前,经常可看到有钱人家的少爷公子哥儿托着鸟笼在许多繁华的街道溜达;近年来,却时常见到一些退休工人,悠哉乐哉地把玩着鸟笼在花鸟市场闲逛,笼内的鸟婉转鸣叫,拎鸟笼的边走边看,说不出的闲情逸致。
鸟笼一般都是用竹子制作,叫串丝鸟笼,早先嵊州的竹编艺人都能编制。记者近日特地采访了嵊州市工艺竹编厂厂长刘长泉,向他询问鸟笼的编制方法。
“鸟笼的最大功能是让人们能清晰地看到笼内的鸟,因此,不管是何种式样的鸟笼,其身部均是用根根竹丝串缀起来。”刘长泉说起竹编,说起鸟笼,就打开了话匣子。他说,竹丝与竹丝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它们呈直立的姿态,等距离排列,一根根的“经”穿过围成笼子状的“纬”,固定成鸟笼的形状。“纬”就像“箍”,将根根直立的竹丝圈住。“纬”一般有4道,即顶纬、胸纬、腰纬和底纬,透过经丝和纬丝的空隙,可以观赏到鸟的雅韵。
嵊州鸟笼的制作者在竹丝的加工和穿缀排列上,讲究工整规范,节奏感和韵律感很强,不仅作为一种养鸟的工具,更作为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工艺品。
嵊州鸟笼的式样也变化无穷,从外形看有腰圆形、方形、八角形、六角形等多种,其中以腰圆形居多。鸟笼的顶部和底部的装饰也各有千秋,顶部是挂钩之处,底是摆脚,这两处是艺人们施展雕刻技艺的地方,高档的鸟笼还用黄铜镶嵌,在底部配以摆脚底座,显得高雅豪华。
据刘长泉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嵊州工艺竹编厂曾批量制作工艺绒鸟笼。这种鸟笼一般较小,和笼内的工艺鸟相协调,两者互相衬托,突出其空灵、雅洁的竹丝工艺,广受客户青睐。
麦秆扇:用麦秆演绎夏日风情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自古以来,团扇就是专门为美人们量身定做的装饰品。或西厢窗前,或月下柳旁,手执一柄轻纱细绢的团扇“引风逐暑”。嵊州民间多的也是各种各样的扇子,只是不能与团扇相提并论,成为美人遮掩娇羞、摇曳顾盼的饰品。
嵊州民间的扇子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但要数轻巧、美观,当推麦秆扇。
日前,记者慕名前往甘霖镇白泥墩村,寻访麦秆扇编织能手史大妈。
正是麦子收割不久,史大妈的家里精心收藏了一束麦秆,打算有空闲时编织几把扇子。听我们讲明来意后,她从箱底捧出厚厚一叠麦秆扇,共有二十来把。
史大妈的麦秆扇,颜色不等,有红色、绿色的,还有麦黄色。她说,年轻时,她们总是编一些扇子去卖,以补贴家用。编麦秆扇第一步是挑选材料,先将大麦秆晒干,取其上半段,要色泽饱满,样子圆润的,然后放在水里浸泡,压扁,晾干,变成米白色的细条儿。若是要色彩艳丽,就将麦秆染成红、蓝等色。
夏日的绿荫下,史大妈她们闲闲地话着家常,手指飞舞,麦秆变魔术一样地成了一道弯弯曲曲的花边。花边长了,团团盘绕,再安上竹柄,就成了一把扇子。心灵手巧者,还可用挑压法用颜色编出“福”、“禄”、“寿”、“喜”字型和各种花形图案。当然,这是经过岁月沉淀后美好的回忆,当时,为补贴家用编麦秆扇,远没有这样叙述的诗情画意。
当年,史大妈编织的麦秆扇远近闻名,她的扇子拿到市场去卖,总是被人一抢而光。那一把把精巧的麦秆扇,曾经让她们贫寒的生活,滋润了很多。
现在,村里人种麦子的人很少了,要去弄一把像样的麦秆来,也要花时间去找寻。史大妈家里藏着的那些麦秆,也是她托了人去采来的。过几天,空闲下来的话,她就想编几把麦秆扇,分给一些亲戚朋友用用。
“你别小看了这些麦秆扇,听我城里的儿子说,它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言谈中,史大妈颇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