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辞典
著名作家骆宾基虽不是嵊州人,但在抗日战争期间,他赴嵊州从事基层救亡宣传工作,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任县委第一任宣传部部长之职。他留给嵊州的音容笑貌,已成为人们心里挥之不去的记忆,他因此被人称为特殊的嵊县“老乡”。
在嶀浦潭前的留影
在嵊县进行抗日救亡活动的革命家
骆宾基(1917—1994),原名张璞君,吉林珲春人,现代著名作家。1936年为了追随鲁迅从哈尔滨跑到上海,1937年11月上海即将沦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形势十分危急之际,由茅盾和胡愈之介绍,来到嵊县。
那是一个寒冷的日子。20岁的骆宾基受中共浙东嵊县县委书记邢子陶和副书记张珂表的启导,以三界茶场副场长吴觉农“聘”他为“农业技术员”的公开身份,全身心地投入于开辟三界的农民救亡运动。
在三界茶场,骆宾基与革命同志一起,先在茶场南面的石山头村和茶园头办起了两处农民夜校,以毛主席论游击战的小册子为主要教材,组织留在村子里的老弱农民,和逃避在外的青壮年男女回村参加夜校。以后,他又在办“夜校”的基础上,组织了嵊县农民抗日救亡协会三界分会,同时组建抗日自卫队,进行初步的军事训练。
次年正月十五,骆宾基利用小学教员与返乡的外地大中专学校的学生在清风庙聚会的机会,进行了一场即兴演讲。二三十人围坐一屋,骆宾基登上桌子,号召大家组织起来抗日救亡。慷慨激昂的表情,掷地有声的语言,得到大家的广泛响应,队伍得到了迅速的壮大。
随后,骆宾基与积极分子周士祥一起着手筹办了《七七周刊》,周担任刻蜡板和印刷,骆负责撰写社论,并编选上海报刊所载形势讲话及三界地区抗日救亡活动消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七七周刊》成为一个核心,构成了一个联络宣传网。
当时,国民党十六师四十八旅驻在三界地区,旅部就在三界茶场。为了更好地争取他们,骆宾基向县委汇报后,县委即派出嵊县第一抗日流动宣传队到茶场对该旅作慰问演出,还带去大量进步书刊,取得很大成功。
1938年5月,已经过一系列考验的骆宾基在邢子陶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中共嵊县县委的一次会议上,被委任为中共县委第一任宣传部长,负责嵊北地区工作。
会后,骆宾基即应邢子陶和张珂表同志之嘱,在三界茶场为未来的“群力书店”筹集资金,并将三界农民抗救会转化为半秘密状态,同时组织三界茶叶技术人员训练班。
1939年3月,正值三八妇女节前夕,县委交给骆宾基为嵊县三八节编写剧本的任务,剧名《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在“青工队”女党员汪爱琴与杨月影的直接负责下,演出效果颇佳。同时还出版了专刊,散发了宣言,对青年妇女政治思想的解放,起到了推动作用。
春暖花开的5月,正是普采春茶的时候。然而,在三界茶场,一股反共逆流正在四处蔓延。为了摆脱国民党党部的注意,骆宾基被派往当时还在嵊县崇仁区马仁村的嵊县中学教书,以隐蔽真实身份。在他任教期间,校内进步活动更趋活跃,魏文英、周醒我、竺巧英、裘愉堂等十余名学生在党的教育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
1939年11月间,因宁绍特委的调动,骆宾基前去浙江第三专区所在地的绍兴主编《战旗》,并兼任绍兴专署政治工作宣传队的政治教官。在大家的努力下,《战旗》成为一个体现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刊物,也成为在东南战线上团结更多的人、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一面旗帜。
第二年6月,应黄源同志之邀,擅长文学创作的骆宾基离开浙东,前往皖南新四军驻地采访,随后又辗转于桂林、香港、重庆、上海等地从事文学活动。
在这期间,他利用一杆笔和一颗热忱的心,积极反映抗日游击区生活,讴歌一代革命人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