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扶摇直上蓝天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所说的纸鸢就是风筝。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这时,无论是我市的市区还是乡下,总有无数的风筝大鸟一般飞翔在晴空。风筝一般分为硬翅、软翅、板子、串子、立体(筒形)等几类。风筝的技艺全在做工,从扎细竹骨架,到糊以纸绢,涂以彩绘,调准提线,系以长线,各道工序十分讲究。乡下人家,这时比较清闲,便父子兄弟一齐找来细竹子、棉纸和浆糊动手制作。做好了,迫不及待地一块去田野上发疯。于是,一只只风筝云端飘荡,一条条银线蓝天纵横。
风筝的历史很悠久,最早是用于作战时通讯和侦探的工具。相传,在楚汉相争时,楚汉对峙的最后阶段,汉兵包围楚营,大将张良借助弥漫的大雾,从山上隐蔽处放起丝制的大风筝,并让吹奏楚歌的孩童卧伏在上面,又命兵士唱起楚歌,楚营官兵思乡心切,不战而散,最后不可一世的项羽失败,自刎乌江边。
风筝的形状各异,可以是飞禽走兽,也可以是花草虫木。大者可以载人,小的只有指甲大小,融会各种艺术和技能,工艺精湛,令人赞不绝口。放风筝成为一种有益身心健康,高尚的娱乐活动项目,它能够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放风筝还是历代诗人墨客笔下描写的对象。苏东坡的“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就连是轻易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也把放风筝作为一大乐趣,纷纷参加放风筝的游戏活动。宋代寇准的“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诗句,把放风筝描述得维妙维肖,令人叹为观止。
现在,自己动手制作风筝的人家已经很少。想要放风筝了,就去大街上买一个,又便宜又方便,只是少了制作时的一些快乐。然而,桃红柳绿的日子,邀上亲朋好友三五,去城隍山或文化广场放放风筝,也不失为一大乐趣。
腰机布:体现昔日的纺织技艺
嵊州土布又称“腰机布”,原料为棉花或苧麻。早年,织布以家庭为单位,“女织布,男种粟”,几乎家家户户织土布。土布称“腰机布”是因为先民们弯腰在原始的“腰机”上织出来。
据了解,当时的腰机已经具备了三个运动方向,即上下开启织口,左右穿引梭子,前后打紧纬纱。腰机是现代织布的始祖,解放初期,嵊州的乡镇还保存着与腰机相类似的织机及原始的织造方法。
嵊州土布织造于何时,无从查考。祖祖辈辈的嵊州农民都是自己在田地上栽种棉花,用棉花制成棉线后织成土布。其方法是将收获后的棉花籽轧去,再用手工弹花,弹好的棉花做成一根一根的花卷,用手工纺车把花卷捻成棉线。然后把棉线纺到一个个“许根”里,再把许根里的棉线用盘车盘成一捆一捆的。接下去是把棉线放在米浆水里蒸煮,把蒸煮好的棉线放到太阳下晒干后用“弄丝叉车”盘到丝架上,再把棉线全部绑到织机上,开动织布机,织成的布就是土布。
如果是织花布,得先把棉线按要求染成各种颜色,晒干后用弄丝叉车盘到丝架上,再绑到织布机里,织布手脚并用,用梭子穿来穿去的按花布的肌理要求慢慢织造,织出的布便呈现各种花色。
也有用苧麻织布的,所织的布叫“白而纶”,也是腰机布一种。“布质细密,挺括不皱,愈洗愈白”,其质量和成色都优于棉花织成的土布。制作“白而纶”,要先将苧麻皮浸泡数日,然后刮剥成纤维长条,搓成粗线,并且将它越剥越细,糅搓续接即为纱,纱过浆后即可上“腰机”织造。“白而纶”洁白细腻,坚固耐磨,或染蓝或印花,古朴素雅。据60多岁的俞师母回忆,她小时常常看见奶奶穿一月白色的“白而纶”,素净而淡雅,说不出的大家闺秀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