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雕:盛开在青砖之上的花朵
砖雕是一门古老的装饰艺术,从“秦砖汉瓦”开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嵊州的砖雕工艺可追溯到汉代。当时的砖雕虽属于印模制坯工艺,但却为后来的砖雕艺术开辟了一条发展之路。至宋代,砖雕开始应用于墓穴,工匠们直接用浅浮雕或深浮雕刻制砖块。至明清时期,砖雕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民间住宅,一些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人物或戏曲人物、历史故事经常出现在砖雕上,形成了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随着年月的推移,砖雕曾一度被人们所淡忘。原因是作为砖雕载体的青砖原料有其特殊性,加之烧制工艺要求很高,生产周期长达3个月之久,故而使工匠们望而却步。
直至近代,随着人们审美情趣以及对古老艺术的重新捡拾,砖雕艺术又逐渐复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木雕艺人应德明等几位农民看准时机开始钻研这项传统技艺,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创制了首批“仙鹤”、“龙凤”砖雕作品。此后,他们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经过不断摸索和反复揣摩,他们于1997年4月烧制成功第一批合格的山水花鸟砖雕制品,被镶嵌于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人民公园的门楼,吸引了当地群众的目光。接着,他们生产的“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等砖雕制品,出现在新昌县儒岙镇天打岩景区,远远看去,就像一幅幅立体的画。1998年,他们又为新昌大佛寺观音阁制作了一座照壁,宽达17米,高6.5米,题材为“十八罗汉拜观音”,整座照壁由240块砖雕拼接而成。制作过程达18个月,画面气势宏伟,人物造型生动,成了大佛寺一道独特的风景。
砖雕的制作艺术很考究,主要有选泥、陈腐、搅粘、泥坯成形、描样、雕刻、阴干、烧制、打磨、拼接、安装等10多道工序。制作时应先按建筑设计要求制成砖坯,自然风干后进行雕刻,然后送窑里进行加温烧制。火候的掌握全凭匠人老到的观察能力和经验,烧过了头,砖坯要变僵,图像要变形,产生裂缝或不平整等情况,烧得不透,砖坯又要变黄,则成废品。烧制好后,还得进行修饰加工。所以,无论是烧和雕,都是高难度的技术,要全力倾注匠人的心血,得心应手地去掌握泥巴的“性格”。
目前,砖雕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竹刻雕:雕镂细刻打造艺术形象
夸张变形的创作手法,既吸收了汉、唐石刻的浑厚简朴造型风格,又结合现代陶艺的创作模式,给人一种浓郁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回味——这就是竹刻雕艺术家俞田的作品《童趣》《三个和尚》留给我们的印象。
竹刻雕,顾名思义便是在竹子上施艺。清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这样概括:“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言简意赅,却颇为精妙。
嵊州素产毛竹,每当秋冬季节,山农们砍伐冬竹后,山坡上便留下了一个个毛竹根。这些本是农家常用的燃料,在那些独具慧眼的竹雕艺人手中却能化为一件件艺术品,俞田便是杰出的一位。目前,俞田已创作了几百件竹根雕作品,在充分考虑发挥竹根材质美感的前提下,精雕细琢,悉心打造出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主要作品有《刘关张》《吹号手》《土财主》等。
黑格尔说:“只有从心灵出发的,仍继续在心灵土壤中长着的,受过心灵洗涤的东西,只有符合心灵的创造品,才是艺术品。”一片竹子,或是一段竹根,经过了竹刻艺术家们的巧思与细雕后,最终成为形态各异、赋有生命的艺术品。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艺人们的才情,同时也凝聚了艺人们的心血。
以小取胜,小中见大,这是竹根雕的最大特点。因此,在艺术加工时要求布局合理,取其自然,竹根雕的布局是整个艺术构思过程中的关键,着重在巧字上做文章,在竹根的特色上推敲、思索,充分利用和发挥材料的自然特长,挖掘和巧借竹根的天然美感,藉其之长,为我所用。布局时做到部位得体、合情合理、相互避让、彼此呼应,既要注意自然美,又要考虑到艺术美与社会的审美观,既要重视整体的效果,又不能忽视局部细节的表现。
目前,竹根雕正以其独具的姿态呈现在工艺美术之林,它来自自然,来自生活,在长期的发展和变革中,以自身鲜明的艺术特点和传统技法一次次点亮我们的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