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交互作用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因为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已不仅是企业单体之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而且大量的实践也验证了产业集群在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强大生命力。
嵊州在领带产业中率先实践集群战略,经过多年的集群发展,领带产业已具有难以替代和复制的竞争优势。领带产业在嵊州的崛起,充分验证了集群的力量。面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如何以集群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嵊州的样本值得借鉴。
给地球系条领带
——关于领带产业集群的样本解读(下)
世界领带生产基地,是嵊州人打“拼”出来的
【核心提示:嵊州的确具备了发展领带产业的种种资源环境和人文环境。嵊州在文化上的三大特点,很适合领带集群的成长:一是打拼文化,二是赶超文化,三是商本位文化。】
从产业梯度转移的角度看,领带很像一只“候鸟”。
从它的”飞行”轨迹看,这只“候鸟”,在不停地“周游列国”:春天在欧洲,夏天则飞往日本和韩国,现在是秋天,中国则是它最佳去处。
这只可爱的“候鸟”飞啊飞,曾在广东、山东、上海等地,作过逗留,但最后都没有留下。它在嵊州上空盘旋了几下,最终,把巢筑在这里。后来越筑越大,终成国际性的领带制造中心。
为什么会是嵊州?因为嵊州的环境,最适合领带这只“候鸟”栖息、繁衍。
“爱拼就会赢”,嵊州人生性爱拼。这种打拼文化,在集群形成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在领带产业的创业时期,嵊州人历尽千辛万苦,说遍千言万语,走过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在全国各地推销领带,只要有商场的地方,就有嵊州人奔波的身影。数以万计“地摊式”的行销大军,“攻城略地”,为领带产业集群的形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的直接影响,就是把企业逼上了只有创新才能生存的“不归路”。 嵊州众多领带企业,在这条路上,艰苦跋涉,精心修炼,终成正果。好运来公司开发的功能性真丝改性技术,解决了领带抗缩、防菌、防火和真丝增重等技术难题,不仅降低了原料成本,也使领带质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巴贝公司创立之初,就不畏艰险,实现“高点起跳”:连续5次引进德国、法国的先进设备,织造系统全部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特别是投资1.5亿元的“引进高档面料关键设备”技改项目,获国家经贸委批准,不仅被列入“两高一优”项目,而且被推荐为重点国债项目。
嵊州领带企业,还有一个特性,就是你追我赶,谁都不甘落后,谁都不甘示弱。你从意大利进口一台设备,我也要从意大利进口一台;你赚1000万元,我一定要超过你。
在这种“赶超文化”的驱动下,自巴贝公司之后,该市许多领带企业,争先恐后,掀起了一场历时10年的“装备革命”。至今,该市已拥有进口高档电脑提花织机1300多台,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设备性能上,都远远超出了意大利的水平。
“要做就做第一”,“磨刀也误砍柴工”,“超前半拍比超前一拍更赚钱”,“资本加智力等于财富”……这些至今仍在领带企业中广为“传颂”的妙语警句,不仅是众多领带企业的实践提炼,也是“打拼文化”、“赶超文化”的有力佐证。
不过,领带这只“候鸟”,最后能择嵊州而“栖”,最大的因素,还是政府的作用,即“商本位文化”。
市场有其规律性,也有其缺陷,尤其是跨越企业的边界上升到产业集群的层面,更加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调节。嵊州市委、市政府,在推进领带集群形成过程中,不断创新,高招迭现:
战略创新:对领带产业,不同发展时期,嵊州市明确了不同的发展战略,从“市场为纲”到“二次创业”,再到“国际性领带都市”,思路在一步一步明晰,目标在一步一步提升。现在,该市又提出了“三市“战略,即“特色经济强市,越乡文化名市,国际领带都市”,把一个产业的发展,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
平台创新:该市通过投建中国领带城、领带工业园区、中国领带在线网站等标志性的公共平台,为领带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平台支撑;他们通过举办中国领带越剧节、领带发展论坛,发布领带流行趋势等各种方式,把嵊州领带的集群品牌推向世界。
服务创新:该市成立了领带行业协会,加强行业指导、协调和服务。2008年,在领带协会的努力下,嵊州领带集体提价取得成功,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下,全国产业集群成功自救的经典案例。该市还通过争取中国服装协会服饰专业委员会、全国领带服饰质量检测中心设立在嵊州,进一步提升了嵊州领带的行业地位。
政策创新:该市通过出台领带产业引进先进设备、扩大自营出口等扶持政策,推动了领带产业的“二次创业”。
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的多方互动,在嵊州形成了集群成长的上好气候。领带这只“候鸟”能在此栖息,也就不足为怪了。
领带集群的未来之路:整合·拓展·提升
【核心提示:嵊州领带,要向现代产业集群迈进,需要做好整合、拓展、提升等文章。】
金融“海啸”,把嵊州领带这片“竹海”,吹得波涛翻滚。领带,这一嵊州人安身立命的产业集群,走到了又一个新的拐点上。
可嵊州人并没有慌张。他们略作思索,从容打出了三张牌:整合、拓展、提升。
关心领带产业的人,可能都知道,今年上半年发生在嵊州的一个事件:3月下旬,一家名为浙江正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宣告成立,其出资人为“天佳”等6家当地领带企业;时隔3个月,当地领带巨头——“巴贝”及另5家领带企业,也成立了类似的物流公司。
这两家物流公司的12名股东,均为嵊州领带业界的“带头大哥”,其用丝量、出口额均占全行业的一半以上。但受人关注的,不仅仅是这些,而是领带产业集群徐徐拉开的资源整合的大幕。
这两家物流公司,把众多领带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印染、打线等业务剥离,由他们集中“团购”,此举可以大大减轻一家一户领带企业的库存压力。据嵊州领带协会对18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表明,整合后,这些企业可以减少库存资金1.45亿元。另一方面,由物流公司统一“团购”后,每吨白厂丝的采购成本,至少可以节约500元。
更重要的是,两家物流公司成立后,将在云南、四川建立数十万亩蚕桑基地,并将通过控股当地丝绸公司的方式,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从而改变原材料掌控在别人手里的尴尬局面。
在“整合”的同时,“拓展”文章也在谋篇布局。
首先是纵向拓展产业链。嵊州市大力引导本地民营企业加强相互协作,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产业链分工,同时大力推进“补链式”招商,借用外部的力量来完善集群产业链。去年该市引进了雅戈尔高档衬衫面料织造后整理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9亿元。该项目建成投产,将弥补领带服装产业中高档衬衫面料生产的空缺。同时,该市还谋求向高端拓展,即向技术研发、标准制订、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等高端环节积极拓展。
其次是横向拓展产业区间。该市将在巩固原先领带和针织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延伸高档家纺面料、名牌服装及服饰用品等真丝生产领域,努力打造全球真丝产品集聚地。
产业“提升”的力度,也显得十分扎实。最近,嵊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领带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政府每年补贴,组建领带服装设计培训基地,培养自己的设计团队;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成立专业设计研发中心或股份有限公司,搭建产业服务平台;鼓励收购国外设计公司,鼓励引进或聘请国外设计专家;鼓励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和收购国外品牌、国外注册商标。
同时,嵊州市努力完善配套设施,提升产业公共服务水平:建造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使之成为集交易、仓储、展示、科研、信息发布、物流配送、办公、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市场群;组建电子商务平台,投资1200万元,与阿里巴巴合作,组建国际、国内全方位的电子商务营销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嵊州领带”浙江区域名牌,政府每年拨款20万元,开展“嵊州领带”浙江区域名牌的宣传,扩大嵊州领带知名度。
在政府的引导下,一股“升级”的热流,在领带企业中涌动。由巴贝集团投资6000万元成立的浙江巴贝领带服饰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将搜集、整理世界各地的领带花型,建立全球花型资料库和电子图书馆;由麦地郎集团投资2500万元的数码面料花型设计研发中心,将面向领带产业和全国纺织行业,研发世界最新的面料花型图案和数码无循环花型应用技术;仟代领带织造公司投资2.1亿元的再生丝织造及后整理技术、好运来公司投资1.45亿元的真丝改性项目等,也在积极实施中。据统计,该市领带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总投资将达15亿元以上。
嵊州,正在给地球“系”上一条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