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视频在线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视频在线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时政经济
“十一五”回眸·新农村建设篇:乡村新貌入画来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吴锡英 2010年12月08日08:00:05 
    走进崇仁镇的张家村,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掩映在秋日的雾气中,种满杨柳树的村中池塘碧波荡漾,让村子更充满了灵气和秀气;村边,绿树成荫的小公园内,清新的空气让晨练的村民更加精神抖擞;村口,以丝织服装、机械轴承为主的20多家企业,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愿望,更让这个小山村的1000多村民过上了富足而安宁的生活。

  这些年来,张家村按照建设全面小康示范村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现代化新农村景象。张家村只是我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缩影。甘霖镇的施家岙村、黄箭坂村,崇仁镇的新官桥村、泥塘村,长乐镇的福全村、下南庄村,三界镇的西后村、沈湖村,黄泽镇的甲青村,金庭镇的华堂村、坎头村,里南乡的西景山村等等百数个新农村已经崛起。

  全面打造崭新面貌

  三界镇的西后村,曾经是一个烂泥满脚背的坑洼村,而今,一排排整洁的小康新农居,一处处优美的绿化带,一条条宽畅的村中大道,已成为许多人向往的一个宜居村庄。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各地一个个经济富裕、环境优美的村庄迅速崛起,农村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农民的文明生活也在逐步形成。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以“村道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和村庄绿化”等五大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到年底,全市村庄整治率累计达到80.72%,受益农村人口达50.48万人。同时,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确保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建立健全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农村保洁员工作制度等,促进长效管理制度的落实。注重结合提升实效,把推进村庄整治工程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农村新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改善了农民住房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口集聚,从而加快了我市农村城镇化步伐。

  全市各地随着“双建设、双整治”、“三清三改”、“十网建设”,“整洁家园”等环境建设,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农村道路、饮水、通电和垃圾污水处理等水平不断提高,其中等级公路通村率已达100%,城镇集中供水覆盖的农村人口达16万多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开展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数提高至40%。以村庄整治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了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的一体化。广大农村已呈现出路硬、河净、村洁、灯亮的喜人局面。同时,也因势利导地引导与帮助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让农民群众在优美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全有力的保障机制,持之以恒的工作理念,推陈出新的工作载体,广泛参与的建设格局,让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到目前,已建成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2个、绍兴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43个、嵊州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90个;建成绍兴市级环境整治示范村32个、嵊州市级环境整治示范村48个。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十一五”回眸·交通建设篇:公路变换新时速
十一五回眸·城南建设篇:向南,开启大城市之门
回眸“十一五”·民营剧团篇:破茧成蝶演绎精彩
回眸“十一五”·商业篇:开启品质生活新篇章
卫生篇——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回眸“十一五”·旅游产业篇:一程山水一程歌
回眸"十一五"·城乡收入篇:百姓生活质量提高了
回眸"十一五"·招商引资篇:体制创新带来新格局
回眸"十一五"·开发区篇:整合提升下的版图扩张
编辑:何东铭
分享到: 转播到浙江微博 浙江微博 转播到新华微博新华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嵊州新闻网”或电头为“嵊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嵊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嵊州新闻网”,并保留“嵊州新闻网”的电头。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输入答案:
>>文化生活
我市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若无娇嫩双唇 口红再多又有何用?
羽绒服不再遭受人们的嫌弃了 为什么?
东风本田“机油门”激怒车主
宝马8系旗舰官图首次发布 有望亮相车展
翻拍剧别只消费情怀,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移动迷宫3》科幻动作三部曲终结篇上映
我要投稿
新闻总机:0575-83111111
新闻热线:0575-83119666(编辑部)
        0575-83119777(记者部)
武哥热线:0575-83887000
推荐阅读
互动专区
视频新闻
1月29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8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7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6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9日帮忙三人行
1月26日帮忙三人行
1月25日帮忙三人行
1月24日帮忙三人行
· 【专题】聚焦2018浙江省两会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 打造剡城"红立方"引领文明新风尚
· 创全国文明城市 我们在行动
· [专题]公益救生杆 为市民安全护航
· 创食品安全城市 享健康安全饮食
· 专题: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Ⅴ类水
· 聚焦2017·嵊州两会
· 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全国两会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