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在里南乡叶村个私集聚区看到,一座座厂房里机器轰鸣,一排排织机正有序运行,一匹匹洁白的布从机器里缓缓地流出,很快,又被一双双敏捷娴熟的手打包整理装箱运走。
“形势不错,像我家共18台织机,去年的毛收入有20多万元呢。”孔雪忠与记者聊起了这几年的经营情况。孔雪忠家就是靠织机致富的,前年,他还在甘霖镇购买了商品房。
孔雪忠是浪坑村人,2004年搬到了叶村个私集聚区,花4万元钱买来了两台织机,当年就赚了3万元,此后他年年增加织机,到去年拥有了18台织机。孔雪忠说,那时这个集聚区的一半多织机是浪坑的10多户村民经营的。当时一台织机有一万多元的加工收入,而浪坑村村民主要以采摘茶叶为生,一年的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在孔雪忠等人的带动下,浪坑村村民纷纷效仿,购买织机从事纺织加工生产。现在浪坑村已出现了一个拥有60多台织机的大户。
“除了这段时间半做半停可休息几天,大多数日子,织机都是连轴转,夫妻轮班,人停机器不停。” 孔雪忠说,多生产一米布就多一份钱,看得见的真金白银赶走了织机户们对麻将、老K的爱好。
当记者问起眼下为什么要停机时,孔雪忠解释说,八九月份起到12月底前这段时间相对来说是一年中的淡季,现在一米布的加工费只有0.6—0.7元,而在旺季时加工费一般在1元以上。
“千台织机响,天下一块布”是人们对今日里南的描述。据悉,里南乡的工业总产值90%来自丝织业。小小织机,在里南“织”出了一大产业,“织”出了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