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嵊州向北驱车2个多小时,就来到了位于太湖之畔的长兴县经济开发区。一幢幢整齐有序的厂房、道路两旁错落有致的绿化、整洁的道路……一个花园式的开发区映入眼帘。
1994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长兴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以占长兴县不到1.4%的土地,创造了全县92.3%的实到外资、87.6%的外贸出口、61%的财政收入和84%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最近,这个连续两届被冠以“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的开发区,又成功跻身“国家队”行列,成为全省10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唯一一个县辖开发区。
高度:合全县之力构筑经济发展新平台
从2001年开始,长兴县委、县政府提出“举全县之力建设开发区”的重要举措,将开发区定位为全县开放型经济的主战场,产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从2004年以来,累计引进外资企业274家,实现引进合同外资22.9亿美元,年均增长3.95%,实到外资10.4亿美元,年均增长13.78%。今年1至10月,全县完成合同外资3.42亿美元,实到外资1.22亿美元,完成县外内资26.36亿元。
“与长兴开发区的发展历程相呼应,长兴县的招商引资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道路,全民招商、专业招商、服务招商、产业招商……长兴开发区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创造历史。”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杨兵云这样说。的确,长兴对于招商引资模式的探讨,也走过一段弯路。从2000年开始及之后几年,长兴县各乡镇、部门全部领到了招商引资的硬任务,如此一来,虽然引资数量每年都有增长,但长兴也遭遇了产业结构“成长的烦恼”:引进来的不少项目投资规模小、单位土地产出率低,有些还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
这种“捡到篮里都是菜”的囫囵吞枣式的招商模式,开始引起县领导的反思,从而实现了从“全民招商”到“专业招商”的显著转变。
在开发区采访,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因为我们做得专业。
一直以来,长兴对开发区建设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成立了县开发区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担任组长,增强开发区的领导力量;由县委副书记兼任开发委党工委书记,分管副县长兼任开发委主任,加强了开发区领导班子的配备;将县招商局与管委会合署办公,强化了开发区的招商力量;将最优秀的干部充实到开发区,提高开发区服务水平。
有几个例子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美国一家五百强企业在亚洲共考察了53个地区,其中对长兴的考察就达到近50次。为了引进这一项目,长兴县领导和招商员一起,多次拜访沟通公司高层。在项目最后定夺的两个月,又经历了12次立体考察,32次的接洽了解,2天又16小时的紧张谈判,最后花落长兴开发区。
五百强企业之一的日本波罗梦食品(株式)会社将新项目落户到长兴之前,长兴仅是该日资企业在初期考察国内投资地时的第17位“候补选手”。为留住这家企业,长兴县的专业招商员细心地为对方准备了各种专业分析材料。比如有一次,日本方面突然要求提供一份长兴开发区的地质勘探报告。从实地钻孔到数据分析,不到3天时间,这份材料就送到了外商手上。而一般来说,这样的报告需要20天左右时间才能“搞定”。正因为如此,数度接触,在该日资企业的选择中,长兴从第17位一下子跃到了第1位。
因为专业,长兴开发区就比别人多赢得了企业的信任和了解的机会。为引进一个机械生产项目,招商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整理出当地42家能与该项目配套的企业资料;一个高端项目即将被别人以优惠政策吸引,招商局领导马上用完整的产业链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成本核算送达企业……
10多年来,变的是长兴经济开发区日新月异的发展新貌,不变的是持之以恒的“举全县之力建设开发区”的发展理念,在变与不变的精彩之间,长兴开发区向长兴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