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健康在线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时政经济
回眸2013系列报道·文化篇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裘冬梅 2014年01月23日09:00:33 

传承创新展魅力

  嵊州的历史底蕴有多深,文化就有多昌明。站在2014年的门槛回望过去,我们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到2013年的那些文化片段:轰轰烈烈的文化礼堂建设;文化志愿者队伍成立;举办第十二届嵊州·中国民间越剧节;现代越剧《马寅初》赴北京、重庆等地巡演;首届传承人班赴北京举行毕业汇报演出;热热闹闹的文化走亲活动……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亲民,在物质富裕同时,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让老百姓的每一个日子变得更加丰盈和生动。

  传承发展越剧事业

  美轮美奂的舞蹈,清丽柔婉的演唱。2013年11月18日晚,越剧主题晚会《风华嵊州》和第四届农民“种文化·秀才艺”总决赛,拉开了第十二届嵊州·中国民间越剧节帷幕。节会秉承“文化惠民、越乡特色、民众欢乐、促进发展”的宗旨,推出了《风华嵊州》越剧主题晚会、“相约越乡”全国越剧男票友擂台赛、市区越剧戏迷角演出、《山花争艳》越乡群文展演等八大系列活动。

  越剧节从开始到结束,都是百姓登台,大众主角,真正实现了人民的节会,人民共参共享共乐,做到了“还节于民”。越剧节期间,无论市区居民还是乡镇老百姓,都沉浸在节日祥和欢乐的气氛中。

  从1999年开始连续举办的越剧节,始终是我市上至政府下至民间的文化重头戏,在传承越剧的同时,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建设。

  市越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越剧艺校和越剧博物馆这三家以“越剧”命名的单位,则致力于出人出戏出精品,致力于越剧史料的征集与保护。

  去年3月1日晚,越剧大戏《马寅初》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汇报演出。4月18日至19日晚,《马寅初》在重庆大剧院上演。在长达2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无一人提前退场。在演出当场,无数大学生和戏迷观众热烈鼓掌,演到情深处,观众情绪高涨,热泪流淌;演员谢幕时,大家站在座位上,久久不肯离开“马寅初”。《马寅初》无论在北京、重庆还是在杭州、绍兴演出,均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戏迷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追捧,并在央视戏曲频道全剧播放,分别获绍兴市第12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浙江省第12届戏剧节优秀新剧目大奖。此外,市越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还积极组织青年演员参加2013“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央视“粉墨嘉年华·越剧流派传承人群英会”越剧选段的演出和录制,参赛第三季“越女争锋”。

  去年6月,市越剧艺校首届流派传承人班全面完成学习计划,赴北京举行毕业汇报演出和教育座谈会。“她们青春靓丽,不亚于小百花,新的小百花又来了”。汇报演出结束后,在场的领导专家和中国戏曲学院老师认为,这是嵊州对“越剧小百花”现象的继承,是越剧教学模式创新的成功,也是越剧众多优势组合的成功。

  而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市文广新局、越剧博物馆则举办了“我们的越剧记忆”——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在这个特殊的节日打开了大家的越剧记忆。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日,群文节目《山花争艳》分别在三江街道合新村、仙岩镇西鲍村和金庭镇华堂村文化礼堂汇演。继戏迷角、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阵地后,去年,我市致力于打造文化礼堂,提出了五年建成150家、三年建成100家的总体规划,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文化礼堂共计42家,完成示范点建设6个。

  “有了文化礼堂,又多了一个唱歌跳舞秀才艺的好去处。”老百姓把文化礼堂当成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每当夜幕降临,村民就去文化礼堂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除文化礼堂建设外,文化馆、文化站等文化设施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完善提高。市图书馆创建成为首批浙江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通过一级馆的复评;全年采购、分编各类新书7626种,12985册,订阅报刊553种,发放借书证2233本,接待读者75115人次,外借各类图书152402册次;征集地方文献387种,436册,购置视听文献36种;编印出版《嵊州市图书馆馆藏宗谱汇编——木本水源》,扎实推进了我市地方文献的收藏工作。

  嵊州图书馆长乐分馆从2012年11月28日成立以来,吸引了众多农民和中小学生前去借阅各类书籍。“图书馆每周开放6天,每天有上百人过来看书、借书,到现在已办理了200张借书证。”长乐分馆馆长周松炎说,图书馆已成为长乐镇传播科学、文化和教育知识的重要阵地。据了解,为满足基层老百姓对书籍的需求,甘霖、长乐、黄泽三个分馆也采购、分编新书各2000余册,共6000余册,订阅报刊共303种。

  一方面是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另一方面创新文化惠民服务形式和内容。除春节、元宵、“三八”“五一”“六一”、端午等节日活动外,我市还推出了“我们的节日·展民俗”、“我们的舞台·秀才艺”、“百姓周末广场”、“同唱越剧·文化走亲”等系列活动。全年“文化走亲”赴市外6次,市内6次,配送书籍21000多册,送戏237场,送电影5000多场次,乡镇、街道自行组织文化活动110多场。

  文化志愿者队伍成立于2013年6月8日,现有200多名队员,设“文化辅导培训班”“文化活动策划指导”“文化下乡”和“文明风尚传播”4个志愿服务队,在我市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何东铭
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回眸2013系列报道·作风建设篇
回眸2013系列报道·新农村建设篇
回眸2013系列报道·重点工程篇
回眸2013系列报道·交通治堵篇
回眸2013系列报道·“三改一拆”篇
>>文化生活
我市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冬天吃这三种根菜、两种水果最养生
若无娇嫩双唇 口红再多又有何用?
羽绒服不再遭受人们的嫌弃了 为什么?
东风本田“机油门”激怒车主
宝马8系旗舰官图首次发布 有望亮相车展
翻拍剧别只消费情怀,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移动迷宫3》科幻动作三部曲终结篇上映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图片中心
专题推荐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 打造剡城"红立方"引领文明新风尚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葛慧君当选为十二届省政协主席
车俊、袁家军:确保正常生产生活
浙江:高举改革大旗 扛起改革担当
垃圾分类怎么做?代表委员"支招"
“强起来”新征程的浙江担当
两会特稿|"两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国际要闻
韩国医院大火恐由电路问题引发
沙特首富阿勒瓦利德王子获释
捷克现任总统拒做房间里“摆设”
朝告全民族书:推动北南关系发展
巴拒将耶路撒冷排除在巴以和谈外
菲或永久性禁止向科威特输出女佣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