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为小孩生病,要报医保,但没有户口报不了医保,因此很着急,到办证中心后,才知道我是集体户口,须把户口迁到自己房子里,才能报户口,我当时着急,就有点不耐烦,但周警官还是笑着为我解释,并将需要带的材料写给我,当我急冲冲(应为“急匆匆”)准备好材料来,又忘记带照片了,以为又要跑一次才能办,心情很差,对周警官发脾气,但周警官很耐心的(应为“地”)帮我办,还让我事后补齐照片,对此我十分感谢周警官,能体谅百姓,热情。陈某某,2014年6月5日。”
各位读者,看罢这封感谢信,我想麻烦你们当回评委,为其打分。什么,你们忙,没工夫来当评委?唉,都说君子不强人所难,那我也就只能毛遂自荐了。既然我是评委,我就给这封感谢信打两个分值。第一个分值,60分,仅够及格,扣分的原因在于这篇感谢信“将逗号进行到底”,另外杂有“冲冲”两个错别字和“的地”不分现象;第二个分值,100分,满分的原因是,这封感谢信,不仅透彻地体现了一个为孩子办医保的母亲内心深处的急切心理,而且字里行间真实地映衬了一个户籍民警热情为民办事的精神风貌。
或许有人会说,如此评判一封感谢信,似乎不大稳妥。理由在于:岂能将一封普通的感谢信,当作高考作文予以评改并打分呢?假如这种做法可以畅行的话,那么以后谁还敢再写感谢信啊?
这一提醒,对我显然有种当头棒喝的感觉,据此,幡然悔悟的我,谨向陈女士表示真诚的谦意。同时我想说明,之所以公布这封感谢信,在于信中提到的周警官,最近获得了二季度的“服务之星”称号。出于水到渠成般地介绍周警官的先进事迹,我才不得不以这封感谢信作为引子。
周警官名叫周慧,2006年毕业于浙江警察学院。同年9月,她被分配到嵊州市公安局长乐派出所,从事内勤工作。三年前,因工作需要调到公安办证中心。
大家知道,公安窗口,向来是被民众诟病最多的地方。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度流行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九字诀,就是肇始于公安窗口。也许是“九字诀”易记、易说、易懂,之后只要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有人必定会像说顺口溜般地用它指责公安民警的服务质量,好像公安机关永远脱不了“九字诀”所描绘的情况似的。
扯远了,还是聚焦到周慧的事迹上吧。借助“每季之星”申报表,可以看到如下一组数字:2014年二季度,周慧共受理各类户籍业务800余项,接待上门咨询群众600余人次、电话咨询300余人次,帮助解决疑难户口10人次。而构建这些枯燥数字的支架,则是周慧的微笑。有人曾问周慧为何会有那么多的笑?周慧说:“微笑不仅能在交谈双方之间产生亲近感,而且还能缓解交谈双方内心深处的不良情绪,正是因为微笑具有这些好处,我才选择了微笑!”
这么说来,好像周慧一如那个常开笑口的弥勒佛般,每天笑哈哈地为每个群众办事。如果真这样认为的话,那就是曲解了周慧。事实上,对那些不符合户籍要求、但不惜以蛮缠死求的人,周慧从不通融。难能可贵的是,周慧拒绝这些人的态度,既不阴沉着脸,也不提高嗓门,而是一边微笑,一边细声软语地告诉对方:“就这样,谢谢你能理解!”“对不起,麻烦你能支持我!”面对周慧这种“一笑了之”式的坚持原则,对方即使心里窝火,也难借口发泄不满。基于工作方法对路,调到办证中心三年来,周慧未曾有过被投诉的记录。
我本想将本文取题“笑口常开”,但考虑到此题有过于绝对之嫌,就觉得还是以“春风拂面”为妥。有同事提出异议,说“春风拂面”没能体现出周慧微笑的一面,还是“笑口常开”来得直白。对此我也仿学周慧的工作技巧,予以“一笑了之”。拒绝的理由是:因为连缀“春风拂面”的词句,不正是“笑口常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