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秋,毕业于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的凌波,本想回到绍兴市越城区谋份工作,不料这一打算,却被一个不期而至的机遇给改变了——因嵊州市公安局新建看守所急需一批新的管教力量,已经在校通过公务员招考的凌波,也就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不出校门解决了就业问题,应该是件高兴的事,但凌波却没有这份心情,原因在于:嵊州市与越城区有着相距一个小时的车程,就是这段路程,给凌波带来了诸多不便。
最大的不便,在于母亲身体有恙。凌波的父亲一直从事建筑工作,常年奔波在外,家中农活与家务,多由母亲承担。到凌波就读高中时,母亲身体亮了红灯。为让她尽快恢复健康,遇到外出求诊问药的大事,凌波父亲自己出面;遇到在家打针配药的小事,就由凌波代劳。这也就是凌波欲在越城区找份工作的原因。凌波的想法是:在越城区工作,可以近距离地多加照顾母亲。
不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命题,却让凌波给遇上了。面对是要工作岗位还是照顾母亲的两难选择,凌波一度有过犹豫,但无私的母爱,最终为他消解了难题。母亲对凌波说:“眼下找份工作,特别是公务员的工作,太难了。你必须珍惜这个机会,无条件地去嵊州上班。”
沐浴母爱的光环,凌波步入了嵊州市公安局看守所那扇大门。为了回报母亲,一俟休息日,凌波就像候鸟一样,返飞家中。考虑到自己照顾母亲,多少带有“远水难解近渴”的困顿,凌波决定在家乡寻找“另一半”,他的条件很简单:只要愿意服侍母亲就行!
很快就有一个当地姑娘,向凌波作了这一承诺。经过一年有余的“考察”,凌波觉得姑娘完全可以信任,于是在2013年初夏,他和姑娘完了婚。然而应了那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俗语,这年秋季,凌波母亲的病情突然加重,虽然经过多次抢救,年内还是走了。
母亲的离去,给予凌波精神上的打击,难以言表。好在时隔不久,他的妻子为凌波生下了一个女儿。坐月子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均需照顾,但凌波觉得,在母亲弥留人世那段时间里,单位领导和同事给予自己工作上太多的方便,如果再提要求,实在说不过去。为了不影响工作,他说服妻子,将岳父岳母接去其家照顾妻子和女儿。
对于妻子和女儿,凌波可以借助岳父岳母予以变通,但对待工作,凌波却是“一根筋”,无论白天还是夜间,只要轮值,凌波必照监规巡视每个监室,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绝不以“明天再说”予以拖延,或以“下不为例”予以宽容。仅是今年,凌波就发现了10余起在押人犯在接受办案警员审讯或接受亲友探视后,欲偷带烟蒂、打火机、火柴等违禁物品进入监室的事件。凌波说:“监所无小事,随便不得。”
采访凌波时,我曾问他,在嵊州工作快满四年了,有没有向组织提出过调到家乡、与家人团聚的要求?凌波沉吟片刻,说:“想过,但没向组织提过,不提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自从参加工作以来,领导和同事们对我这个外地人倾注了许多关怀和帮助,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集体的温暖,燕雀尚知反哺,何况是人?二是在交通条件大为改善的今天,从嵊州市到越城区,一小时左右也能到了,这点路程,说远不远,说长不长;三是觉得现在不仅找工作难,而且调动工作也难,如果去提要求,万一领导不同意,面子上也过不去。这就是我没有急于提出调动要求的三个原因。”
凌波的这段话,说得非常实在。凌波的实在,是有文字记录的——2010年底,绍兴市公安局监管系统开展演讲比赛,凌波以自己朴实无华的演讲,获得三等奖。在那篇演讲文章中,凌波说了一句至为实在的话:“我是一名看守警察,我的职责是:除了严看,就是死守!”据此可以认定,凌波荣获第三季度“监管之星”称号,无疑是其践行演讲承诺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