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光,曾经读过毛泽东写的《反对党八股》。毛主席将八股文分为八大罪状,其中有个十分形象的比喻:八股文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兴许是这个原因,我对那些坐在台上言之无物的领导或学者,有种本能上的排斥——事实上,毫无新意的废话,没有几人愿听!
排斥废话的目的,旨在提倡言简意赅的“好话”。所谓好话,是指那些见解独特、充满哲理、朗朗上口的语言。最近的一天,我有幸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享受了一回属于“朗朗上口”语言的韵律之美。
创造这一“朗朗上口”语言的主角,名叫张赛云。张赛云毕业于浙江警察学院,32岁的他,现任嵊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副所长,基于他和他的部属在今年第三季度中,办理了新增机动车注册登记3158辆、机动车转移登记109辆、变更登记365辆、抵押登记152辆、注销登记45辆、补换各类牌证653张、发放临时号牌410份、检验机动车17035辆等工作,因此被局党委授予“服务之星”称号。
这么一说,好像表明张赛云的“服务之星”,建立在上述数字之上。其实不然,真正让张赛云荣获“服务之星”的原因,在于他和他所负责的车管所大厅所有工作人员,实实在在地践行了十个“一点”。出于说明这个问题,请允许我把十个“一点”的由来,回溯一遍。
十个“一点”的具体内容,就是“语言美一点、态度好一点、微笑多一点、脾气小一点、肚量大一点、推辞少一点、办事快一点、原则强一点、工作细一点、效率高一点”。不可否认,在初次看到这么多的“一点”时,我的脑海里或多或少冒出一点疑惑:这不会是张赛云通过“百度”,依样画葫芦“抄袭”而来的版本吧?及至采访后,方才觉得这确实是张赛云的原创!
张赛云说,促使他想出十个“一点”的最初原因,源于压力。大家知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往只有单位或富豪才会购置的轿车,逐渐成为寻常百姓都敢问津的“家具”。惟因如此,近年来机动车和驾驶员的数量,一直呈提升态势。由于机动车上牌、驾驶员考证等工作,都归车管所管理,因此车管所大厅人来人往、你问我答的繁杂状况,不亚于菜市场。
菜市场的摊贩,可以用“爱理不理”的态度对待顾客,而车管所的民警和协警,就不能像摊贩那样了,因为只要涉及“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中的任何一条,就会有人投诉,一旦挨上投诉,不仅仅只是被投诉警员或协警遭遇批评、扣除奖金,更为主要的是,整个车管所的声誉,不,整个交警大队的声誉,不,不,应该是整个公安机关的声誉,将因此受损。张赛云感慨地说:“时下手机上网那么方便,发生在车管所里一点不起眼的小事,弄不好就会变成一桩大事呢。”
为防止一点小事酿成一桩大事的后果,张赛云率先垂范,尽心、尽职、尽责,虽然他自己做到了“为人民服务”,但总有个别警员和协警,一不留神成为投诉对象。张赛云想:车管所是一个整体,只有全所民警和协警共同做好工作,人民群众的满意率才会水涨船高。
于是张赛云开始留意各地有关车管服务方面的信息,只要觉得某些信息有利于提升本所服务质量,他就自费前往取经,时下已在车管所大厅运行的便民服务区、“流动式”引导办事群众、值班民警坐班制度、印发便民服务卡等做法,多系他在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所实际,然后向分管大队领导和所长作了可行性汇报,最终得到他们首肯与支持的前提下推出的举措。而十个“一点”的提法,就是张赛云通过聚沙成塔之法形成的结晶。
都说看报看题。根据车管所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投诉同比大幅下降的情况,同时借用张赛云的“一点”式说法,我决定以“一点就灵”四字为题,不知读者会否认同我的这个涉嫌东施效颦式的“拿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