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茭白的增值之路
项目档案:“浙茭6号”双季茭白目前不仅成为我市茭白的主推品种,还在金华、丽水、衢州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创新宣言:做好土地文章,促进农民增收
2005年,市农科所从“浙茭2号”变异株中选择优良单株,选育成“浙茭6号”双季茭白新品种,目前,不仅成为我市茭白的主推品种,还在金华、丽水、衢州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茭白是我市一大农业特色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茭白种植面积已有1万亩左右,茭白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近十年来,随着浙茭系列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我市茭白品种结构优化,品质和产量不断提升,茭农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2005年,市农科所从“浙茭2号”变异株中选择优良单株,选育成“浙茭6号”双季茭白新品种,目前,不仅成为我市茭白的主推品种,还在金华、丽水、衢州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沿嵊义线鹿山段前行,一路上,可见两侧的田地不少都种上了经济价值较高的花木,但在江夏村一带,长势葱郁、满眼青翠的,却是连片的茭白基地,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这其中,约有2000亩种植的就是“浙茭6号”。
“浙茭6号”选育故事
我市有着几十年种植茭白的历史。尤其是鹿山街道江夏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茭白,是有名的茭白专业村。
然而由于品种老化,我市茭农早年种植的茭白经常出现灰茭,严重影响了茭白的质量和销路。1996年,市农科所从浙江农业大学引进“浙茭2号”茭白品种,解决了困扰农户多年的灰茭问题。到上世纪90年代末,鹿山街道江夏村周边已形成了3000多亩“浙茭2号”茭白新品种基地,江夏茭白还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获省农博会金奖。
但茭白繁殖皆以无性生殖法进行,所以很容易产生变异。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不断引入新品种,并筛选出产量高、品质优、抗旱、抗逆性好的茭白品种。
赵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作为农业战线上的一名老兵,赵洪在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已有20个年头了。早在农科所工作时,他就是农民眼里的贴心人、“参谋师”,尽全力做好果蔬科技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引进“浙茭2号”和选育“浙茭6号”,赵洪都全程参与。
“浙茭6号”的选育过程,说起来颇有故事性:2005年5月,在江夏村“浙茭2号”种植基地,茭农发现了一个结茭早而整齐的变异茭墩,结茭时间比其他茭墩早约8天,植株略高,肉质白嫩,没有灰茭现象。赵洪和市农科所工作人员对此给予了重点关注。采收时,茭农特意做了标记。夏茭采收结束后,在市农科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茭农将这株茭白剪取长约30至50厘米的茭杆作为扦插材料进行单株扩繁。经过三年的考查原有茭墩及繁殖苗的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征,所有分株表现稳定,成熟期一致,夏茭表现早熟,秋茭表现迟熟,都没有灰茭。这批茭白被暂命名为“嵊茭1号”。
2008年至2011年,“嵊茭1号”参加浙江省品种比较试验,在嵊州、新昌、武义、缙云等地进行试验性种植,产量、品质优势明显。因为该品种选育自“浙茭2号”,所以省有关专家建议沿用浙茭系列名称,2011年,“嵊茭1号”改名为“浙茭6号”。
2012年5月29日,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蔬菜专家组对我市农科所选育的茭白新品种“浙茭6号”进行了现场考察审查。专家组通过种植现场考察及审阅有关资料,一致认为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宜在浙江省种植。当年12月,“浙茭6号”正式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浙茭6号”主要在我市鹿山街道江夏村一带种植,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以上。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否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否走出实验室,形成现实生产力,进而成为农业发展转型的推力。赵洪介绍,根据近些年来“浙茭6号”在我市及丽水、新昌等地的种植表现来看,非常适宜在浙江省种植,与“浙茭2号”相比,该品种植株高大,长势旺盛,茭肉色泽洁白光亮,品质更优;一年种植两季,秋茭平均亩产1580公斤,增产20%左右;夏茭平均亩产2504公斤,增产13%左右。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尽管离秋茭采收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但汪江宁还是习惯每天到茭白地里走走。作为江夏村的茭白种植大户,他更是江夏茭白产销专业合作社的社长,曾获得过浙江省科技示范户、浙江百名突出贡献农村经纪人、绍兴市十佳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等荣誉。要说江夏茭白的种植史和品种变迁,汪江宁最有发言权。上世纪90年代,正是他与市农科所技术人员从当时的浙江农大、中国武汉水生研究院、金华农科院等地引进新品种,在自家田里试种,经过三年的努力,筛选出浙农大引进的新品种“浙茭2号”,并将单季茭种植改为双季茭。
后来选育“浙茭6号”时,也是汪江宁最先在自家田地里进行试种,种植结果显示,“浙茭6号”的经济效益相对于老品种每亩能提高上千元。汪江宁很快在自己种植的300多亩茭白基地里,选择了200多亩种上了“浙茭6号”。
汪江宁告诉记者,“浙茭6号”是双季茭,夏茭采收期在5月中旬左右,比“浙茭2号”要提早6至8天,秋茭在10月底以后采收,比“浙茭2号”推迟10至14天上市。“夏茭提前上市,成为‘出市头货’,销售价格就高;秋茭则推迟成熟,错开茭白大量上市的季节,尤其‘浙茭6号’特别适合冷藏,冷藏能拉长茭白供应期,因此成为我们江夏农民的主打种植品种。”
记者在江夏村看到,不少茭白贩销户都投资建造了冷库,用于对茭白进行冷藏保鲜,到春节前后出售,使茭白价格大大提高。如今,江夏茭白注册了“江夏牌”商标,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实行统一管理,已远销杭州、苏州、常州、萧山等地。茭农亩均收入1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