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嵊州抗日史略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金午江 2015年09月16日15:42:08 

  三、嵊县沦陷后的抗日斗争

  嵊县沦陷后,嵊县的国共两党和广大民众,直接和日伪军展开斗争。中共嵊县组织,在浙东区党委等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团结各界爱国力量,建立和发展党的武装和抗日游击根据地,独立开展武装斗争,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共嵊县组织领导的抗日斗争。嵊县沦陷后,为便于领导,以曹娥江为界,把嵊县分成东西块,曹娥江以西的嵊西地区,成立嵊西县工委(1943年改为嵊西特派员、1944年改称嵊西县委)。曹娥江以东及新昌和嵊县南部,成立嵊新县委(1945年2月,奉化西区划入后,改称嵊新奉中心县委)。1945年6月,还在嵊北三界和绍兴东关、汤浦一带建立中共绍嵊县工委。嵊西县工委、嵊新县委、绍嵊县工委是嵊县沦陷后至抗日战争胜利,中共在嵊县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的3个县级中共组织。

  早在嵊县、新昌沦陷前,面对日军占领宁绍,嵊新成为抗日前线的形势,中共组织派党员打入到国民党乡保自卫队或土匪部队,为党的抗日武装的建立创造了条件。1942年7月底,打入丰乐乡自卫队并任队长的竹明山拉出40来人,和打入王老三土匪部队的孙岳生部汇合,8月,中共嵊新县委在牛头湾创建嵊东独立中队,陈力平任队长。这是嵊新党建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对外称“陈力平部队”。9月,土匪王孝明部茹齐法中队30余人和王老三部余大毛带领部分人枪加入我部,党的武装力量得到迅速扩大。县委决定成立嵊东抗日武装独立大队,下设3个中队。独立大队成立不久,由于盲目和国民党“奋勇”部队合并,遭受严重挫折。但是,中共组织没有被困难和挫折吓倒,决心吸取教训,重建武装。12月,在画图乡联乡中队内成立第三分队,这就是党重新建立的抗日武装——岩头部队。岩头部队参与县联乡总队攻打伪军“黄宝部队”的战斗。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赢得声誉。1943年9月,由丁友灿带领,从岩头村过曹娥江到嵊东,又称“丁部”。1944年2月,嵊东抗日自卫队成立,丁友灿任队长。夏,该部扩建为嵊新县抗日自卫中队。11月,改编为嵊新县抗日自卫大队,由肖松林任队长,邵明任政委。12月,收编嵊东著匪王鼎三部,将王部改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嵊新奉抗日别动总队。1945年2月,嵊新县抗日自卫大队更名为嵊新奉县抗日自卫大队。4月26日,日伪军60余人窜至棠头溪抢粮,驻上林村的嵊新奉县自卫大队,即以第一中队担任前卫,抢占棠头溪后门山制高点,发起攻击;第二、三中队从左右两侧夹击,日军边打边退,拖着5具尸体逃回县城。5月,嵊新奉县自卫大队和四明自卫总队、嵊新奉抗日别动总队一起组成浙东游击纵队第四支队。嵊新奉中心县委重新组建嵊新奉县自卫大队,由张任伟任大队长,邢子陶兼政委。8月,改建为嵊新奉县抗日自卫总队,丁友灿任大队长,邢子陶任政委。

  随着中共组织的发展壮大和武装斗争的开展,党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嵊县建立了嵊新奉抗日根据地和绍嵊抗日根据地。嵊新奉抗日根据地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约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地处四明山前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绍嵊抗日根据地在1945年6月建立,虽然时间不长,但使浙东、浙西两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壮大了抗日力量。嵊西地区执行“隐蔽精干”方针,开展秘密斗争。1945年7月,遭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三五支队重创的伪军中央税警团第三特遣部队田岫山残部200余人窜至开元,嵊西党组织配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第五支队对其发起攻击,除田岫山带少数人逃走外,余均被歼。

  国民党的抗日斗争。从1942年5月16日日军大流窜后,虽然国民党嵊县县政府开始流亡农村和山区,但在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和三区(绍兴)专员公署领导下,继续发挥政府职能。

  1942年8月15日,县长方志超、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邢熙平和军警要员及士绅多人,在富润举行对付日军的应变会议,决定派县商会会长汪正金进城,做联络工作。会后,长开太联乡自卫总队改称嵊县第一联乡自卫总队,甘霖联乡自卫总队改称嵊县第二联乡自卫总队,崇仁联乡自卫总队改称嵊县第三联乡自卫总队。联乡总队共数千人,为当地豪绅所掌握,主要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和利益,不敢同日军直接作战,但也间接威胁了日军。各乡镇还成立了自卫队和敌后交通破坏队。

  1942年12月,县第一、第二、第三联乡自卫总队联合袭击盘踞在石璜一带的伪军驹邦部队第八大队丁寅部,激战至中午,毙敌5人,俘21人。1943年4月,借国民党唱凯部队的名义,嵊县地方武装在嵊县、东阳交界处,伏击日军军车,击毙日军大佐1名及士兵4名,伤近10人,余敌溃退,震惊日军。1944年6月,奉命调防天台的国民党第34师一突击营,与正在东林村抢劫的300余日、伪军遭遇。突击营据三面环山的有利地形,分兵三路打击敌人。战斗从上午打到天黑,击毙日军4名、伪军7名,伤敌多人,日伪军窜回新昌。

  除嵊县地方部队外,1942年,国民政府的忠义救国军浙东挺进纵队相强伟部300余人,与安我华部200余人,分别驻扎在剡源乡鹿苑寺村和水竹、石砩乡等地,直至1944年下半年撤离。国民党驻嵊部队有力地牵制和打击了日军。1943年7月,第三十二集团军挺进第三纵队(司令贺钺芳)驻守嵊东苦竹溪,1944年9月才退出嵊县。在抗日斗争中,县国民兵团也不断壮大,至1945年,国民兵团下辖1个自卫总队、3个大队、9个中队,士兵1088名,配有轻机枪11挺、步枪560支、短枪27支、掷弹筒3具。经浙东绥靖指挥部和县政府策反,5月8日,驻城伪保安队及警察局320人携械出城反正,造成了日军极大恐慌。

  抗战时期,国民党嵊县县长三易其人,方志超、陈芝范、贺凤起先后任县长。1943年6月,为加强武装抗日,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改派军官出身的浦江人陈芝范接替文人出身的方志超任县长,陈芝范大力整顿地方武装,收编著匪戴瑞棠部,组成县政府行动组,公开打击日军,改变了嵊县国民党地方武装不敢与日军直接作战的局面。

  1945年8月16日,侵嵊日军投降,从三界前往绍兴。同日,县政府回城,当晚举行各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会。在嵊县沦陷后,县政府领导大部农村地区,开展各项工作,一直坚持抗战,在嵊县的抗日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民众自发的抗日斗争。在国共两党领导抗战的同时,嵊县民众自发起来抗敌,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死敌人,破坏敌人的交通线,送子参军,提供军需品,为抗日部队做向导等等。影响较大的有长乐的“背猪猡”。从1943年4月日军盘踞长乐后,其人员常有失踪,这是长乐志士冒着生命危险,在夜间摸到放哨的日军背后,出其不意,用绳索套住其脖子,反身背起,不多时气绝身亡,然后毁尸灭迹,称之为“背猪猡”。此外,许多民主人士如张仲愚等以不同的方式支持或亲自参加抗战。

  结束语

  抗日战争虽然距今已70年了,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心灵的创伤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痛定思痛,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现在国际国内有些危险现象,仍需我们保持警惕和清醒。

  在国际上,我们要随时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对世界带来新的灾难。今天的日本右翼势力患上了历史健忘症和选择性失忆症,从修改历史教科书,大肆鼓吹“大东亚战争”,美化侵略战争,歪曲历史,到通过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否定历史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在军国主义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已经引起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强烈谴责。他们无视铁的历史事实,无视在战争中牺牲的数以千万计的无辜生命,逆历史潮流而动,一再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践踏国际秩序,破坏国际互信,制造地区紧张。

  在国内,要清醒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对其进行理直气壮地批驳。在对抗日战争时期某些事件和人物的认识上,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采取罔顾实际的历史进程,抽象地假设、推演,乃至否定和歪曲历史事实,或者彰显反面人物的“人性”。我们嵊州也存在着对抗日战争时期某些事件和人物的认识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例如现在有人对嵊州抗战时期崇仁畸形繁荣的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其实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嵊县沦陷后,崇仁商业畸形繁荣,原因有三:第一,由于崇仁地处县境西隅,并非嵊义公路线上的交通要道,日军未在崇仁设立据点。第二,崇仁当年的集贸中心就在镇西的西山脚下,即现在崇仁中学的校址。那时的西山,古木参天,绿树掩映,即使日军从县城开车来掠,商贩也能从容躲避。第三,镇长裘祝馨(曾在1923年至1949年任崇仁镇镇长、崇仁区区长26年)害怕日军,不但不奋起抗敌,反而私下勾结日伪,以大量钱物资敌,日军才没有攻打崇仁,使崇仁成为孤岛,成为当时浙南通往绍、甬、杭的要道,杭、绍、甬商贾云集,有280余家,造成一时商业畸形繁荣,当时被称为所谓浙东“小上海”。裘借机设立关卡、牙行收取进出口等税款。又私制烙印竹签作为货币,流通全镇市场,大发国难财。因此,只要了解崇仁畸形繁荣的历史背景,就知其所以然了,我们不需要那样的“繁荣”。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从来不是无声的过去,相反,今天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定性,将深刻影响到一个国家与民族对未来的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学史用史提到全局高度,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也不止一次号召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出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抗日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之所在。

  (本文作者:现任职于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