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开启根雕人生
经过一番锤炼,2006年,吴建锋正式在艺术村安顿下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后,他就开始潜心根雕工作。根雕是一个阅历和经历的沉淀过程,吴建锋说,他也有惨痛的经历,记得第一次去找根雕原材料,花了五六万元购买了好几车古沉木,想不到,这些古沉木在出水风干后变得很脆,根本无法雕刻。后来经过学习,他才知道原来不同的木材,物理性质也不同。吃一堑长一智,打那以后,吴建锋在平时工作中开始留意木材,对木材的特性进行了解、摸索,终于知道哪些材料适合根雕,哪些材料不能根雕。现在对于原材料,吴建锋只要一看一摸,就知道木材的性质。
创作需要静心,也需要灵感。吴建锋说,在创作的时候经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呆呆看木材,然后根据木材的形状构思雕刻的图像。“创作的时候,仿佛自己融入其中,在与木材交流对话。”吴建锋说,根雕就是需要这样的心无旁骛,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在创作时,时间就如流水一样快,一晃就一天过去了。
《嫦娥奔月》
除了自己的用心,很多时候,根雕作品也需要灵感。《嫦娥奔月》是吴建锋十分得意的作品。吴建锋说,这个作品是巧雕,完全来自艺术的灵感。他告诉记者,《嫦娥奔月》的木材上头粗一点,下头细一些,他一开始想不出能做什么,曾经想丢弃过,但看看木材材质不错,就丢在工作室的角落里,一丢就好几年。直到有一天,他打量这木材,看着看着,感觉细细的下头仿佛一条飘带在向他招手。对,飘带,飘带,是什么飘带呢?就这样,吴建锋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将此雕刻成嫦娥奔月的形状,上头粗的部位雕刻头像,下头细细的部位就是飘逸的飘带。于是,经过一番加工,一件《嫦娥奔月》的作品雏形就展现出来了。“这个作品没有太多雕刻,动刀之处不多,都是根据木材形状而巧雕。”吴建锋说,《嫦娥奔月》完工后,放在展厅里没过多久,就被客户相中了,觉得这是难得的灵感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