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人生前十年决定未来健康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2日15:19:00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瑞士日内瓦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发现,10岁基本就能看出人一生的健康状况。可见,儿童时期的饮食、睡眠、运动及心理健康等,将影响人一生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本期《生命时报》邀请多位专家,教您打造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家庭健康环境。

  健康主要取决于人生前十年

  瑞士日内瓦大学研究人员共收集并分析了14个欧洲国家24179个50~96岁居民的健康数据,发现一个人从出生到10岁所在家庭的经济、健康状况与他的生长发育及健康水平存在密切关系。其中,家长职业、家庭藏书数量、住房质量以及家庭房间数跟居住人数的比率,这四项因素与健康状况的关联最大。

  职业体现了父母的社会资源及收入能力,是孩子成长环境和生活来源的重要保障。云南省昆明市曾调查了2830名6.5~12.5岁城市小学生及其家长职业类型,发现家长从事脑力劳动,孩子智力水平更高。家庭藏书数量反映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与重视程度。家庭中居住人数与房间数的比率、住房质量则体现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复旦大学2017年的研究显示,大多数贫困家庭的儿童生活在噪音大、位置差、拥挤的住房里,他们成年后对自身健康的评价较低,疾病发病率较高,死亡时间更早,还更可能出现危害健康的行为。

  该研究的参与者日内瓦大学国家能力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史蒂芬·卡拉迪表示,越来越多科学证据表明,身体状况可以反映出生活环境,因此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人生早期阶段的生活环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向《生命时报》记者表示:“孩子是张白纸,非常容易受家庭环境影响,一些不良因素很可能在孩子体内潜伏下来,成年后被唤醒。”

  美国康奈尔大学2014年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体从出生到9岁的生活环境差,成年后会表现出更多的身心健康问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教授钮文异认为,早期生活对人未来一生健康的影响实际上可追溯到“生命早期1000天”,即从女性怀孕的胎儿期(280天)到宝宝2岁(720天)。这段时期不仅影响儿童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还与成年后慢性病的发病率有联系。

  我国儿童有不少健康问题

  目前,我国儿童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改善。

  营养不合理易肥胖。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2个城市进行了调查,发现34.7%的儿童有饮食行为问题,其中19%强烈偏爱某种食物。儿童时期营养不合理、饮食习惯不良会增加成年期一些疾病的患病几率,比如缺铁性贫血、肥胖、冠心病、肿瘤、骨质疏松。

  睡眠不足影响生长发育。按照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要求,小学生每天应有10小时睡眠时间,初中生每天应有9小时。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6年调查发现,学习日,只有24.6%小学生能睡足10小时,24.9%初中生能睡足9小时。孙宏艳表示,长期睡眠不足会对身高、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免疫力和抵抗力。

  运动太少导致体质下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学生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每天运动1小时,三成多学生平时没有体育运动时间。没有人陪伴是孩子不愿意运动的重要原因。孩子运动过少会导致其体质下降、肥胖、发育过慢,不利于机体协调能力发展。

  家庭关系影响心理健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杜亚松表示,儿童期主要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多动症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问题。亲子关系和网络、电子产品使用过度行为也值得关注。不少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比如夫妻关系不和谐会造成孩子心理缺陷、情绪不稳定、烦躁、睡眠问题等。

  打造终生受益的家庭环境

  儿童期是塑造孩子生活方式的重要时期,父母应当担负起培养孩子健康生活的责任,为孩子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钮文异表示,家长应为孩子做出榜样,三餐规律,食物种类多样,少吃多油多盐食物。孙宏艳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营养知识,偶尔让孩子设计食谱,参与做饭过程,让孩子有参与感和成就感,有助于纠正孩子的挑食行为。

  帮助孩子规律作息。对于孩子学习压力大、睡眠不佳的情况,钮文异建议,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情况辅助调整作息,分块规划学习和休息时间。注意休息和学习时间有间隔,不要让孩子疲劳过度或熬夜。

  带孩子定期运动。家长经常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体质,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钮文异建议,周末全家人一起散步、爬山、郊游,创造良好的家庭运动氛围。孙宏艳提醒,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鼓励孩子多和同伴一起运动,让孩子在运动中找到自信和友情。

  多跟孩子沟通。家长们应注意维护和谐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杜亚松建议,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不同时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根据孩子的心理需求,用正确方法进行教育和引导,辅导儿童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

  孙宏艳还建议,家长们不要把成绩作为评价少年儿童的唯一标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拥有终生受益的健康生活方式。家长们应该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和孩子一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孩子小时候就播下健康生活的种子。(水欣)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